大一生活過的很快,但是翻起來一張張照片,好像當時的每個情緒,快樂的搞笑的瘋狂的感動的,也能被重新喚起,歷歷在目。
下半學期開始前給自己立了flag,回顧的話,只能算堪堪完成。
公眾號沒有好好寫過,因為懶,因為沒有話題,因為沒有輸入,沒法輸出,歸根結底還是沒有重視起來;四級也不知道能不能過,這個就留到八月末揭曉吧;英語倒是進了決賽,去國際莊體驗了一把,更能感覺到差距,雀躍的心里藏了一點無可奈何;
聯系老友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合格,畢竟天性不喜主動,不是因為感情不到或者別的原因,只是真的想不起來(困擾(?д?; )),有一些好玩的事情發生時,當下我自己會笑會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一過,就想不起來要分享了(好了我只是懶);剩下的也不一一列舉了,總之,這半年過的是平淡無奇。
感覺像在寫流水賬,畢竟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現在的水平已經退化到什么程度了(苦笑)。
大學,更像是一個破繭的過程,你需要不斷剖析自己,把那個舊的故步自封的自己撕開來,扇動自己剛蛻變好的翅膀,一個人飛著去探險。
在這個過程,你會很糾結,會懷疑自己,甚至想著要不算了吧,安安穩穩平平常常挺好的,可是你又不甘心,你不想那樣庸碌的度過這四年,你最終拍拍衣角,大踏步的走向未知。
這是我最近很深刻的體會,我們總是在某一刻想要遇見一個真正的自己。
身邊的人也對大一生活做了總結,“獨處”被提到的頻率很高,可能這是大學教給我們的第一個社會之課,不能再依賴別人了,得自己當自己的主人了。
但是獨處又不意味著不合群,想簡單了,就是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暫時還沒有找到同樣喜歡這件事的人,等來了,我們一塊并肩同行,等不來,我可以一個人享受這苦澀美妙的時光。
大二可能會有更多的體會與蛻變,不管怎么說,這都是成長過程中必須走的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