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報名了賽美老師的7天搞定財富規劃課程。最初的目標是希望通過這個訓練營的指導,做出2020年的財務規劃,包括預算、財務目標規劃、保障規劃、開源等。
沒想到,最后大大超出預期。
比如,以前的我,對于理財的理解是:
購買理財產品,實現錢生錢
做理財預算(實際上預算不合理且往往隨心所欲花錢)
做好開支記錄,明確自己的金錢流向(實際上只是機械記錄,并沒有作分析優化)
開源
但是不節流!(還常常為自己亂花錢找借口,無法做到合理開銷)
現在的我,對于理財的理解是:
合理的儲蓄
生活愿景和目標是理財的終點
站在人生這條時間長河上,不同階段的需求去看財務規劃
開源的思路更加開闊
現金流管理和風險管理同步進行
......
還有更多,下面我將聊一聊我此次參加理財訓練營的一些反思和收獲。
一、過去不利于財富積累的行為/觀念復盤
這次訓練營,除了帶給我很多認知上的刷新之外,也讓我對自己過往的觀念和行為進行了一次回顧。先反思,接著調整和行動,期待財富慢慢向我靠攏。
1.喊著會花錢才會賺錢,理所當然的花著錢
之前與ex在財務這一塊一直沒有辦法達成共識,對方堅持要儲蓄,我堅持覺得要做好開源。
現在回顧起來,其實自己一味的強調要做開源,是為自己亂花錢找到借口。
只做到了會花錢,卻沒有做到會賺錢。
不管是專業能力的提升,還是業余技能的發展,都是東一錘子西一錘子。
只到2019年年底,才慢慢發現自己這個問題,并且在從意識上和行動上去突破聚焦。
每個人這一生需要的花費其實擺在那里,也都要為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和財富目標去努力,? 不愿意放棄品質生活,那就只能加倍開源。
2.記賬,但不分析
我雖然一直沒有儲蓄習慣(其實也想要儲蓄,但是控住不了花費的心理。究其本質還是過于年輕,抵抗不了人性),但是卻一直想要了解自己的錢都花到了哪里。
2018年開始做開支記錄。記錄了2年,工資上漲了,儲蓄卻沒有增加。我也常常跟朋友討論,為什么我的錢就這么沒了呢?
2020年初,通過消費記錄的查看和朋友的分析,我發現自己隨心所欲、心念一動的消費特別多。常常看到一個想要的東西,一個想學的課程,不管目標是什么,也不管是否一定要是此刻消費,直接下單。結果就是,買了很多沒有學過的課程,沒有穿的衣服,超支的大開支,一時熱情的私教健身費.......
記賬2年,卻沒有分析過,只到今年年初看了一眼,才發現自己的消費習慣特別不好:
欲望太多,什么都想要。沒有聚焦的年度目標;
不是先儲蓄,再消費,而是想消費就消費,過于隨心所欲。
3.大錢賺不到,小錢懶得賺
①
知識付費開始火起,我就成了一個表面上的上進者。
每年花在學習上的錢也都是10000+.
但是,這并沒有很大的幅度的提升自己的收入,不管是收入管道的增加還是職內收入的提升。
遇到一些機會,也總是因為一開始收益不是那么可觀,就放棄了。實質背后還是害怕付出沒有結果吧。
這些坑也讓自己明白一些道理:
沒有以目標為導向的學習都是耍流氓;
持續行動,才有回報;
確定目標和行動指南之后,不要過度在意結果,可以試著去享受過程,專注在行動本身。
②
這兩年在跳槽過程中,有過2次錯失更高薪資的機會。
第一次是確定了更高薪資的職位,卻放棄了,去做了自認為感興趣的行業。
當時的想法是,也就高出了兩三千塊錢,沒啥大不了的。但是當你以這個基數去算每一年的薪資漲幅的時候會發現,它真的會很有影響。
第二次是放棄了薪資double的機會,因為擔心公司有坑,也執著于在上一家公司待的時間太短。
后來我才想明白,當你明白你現階段的需求,并且能夠遇到機會,那就抓住,做就是了。想很多,做很少,反而阻礙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二、訓練營帶給我的收獲
認知突破,思維轉變,才是行動的改變。行動改變,才能發生實際意義上的改變,比如財富增加,人生變好。下邊分享幾條對我很有幫助的財富認知和實操方法。
(一)財富認知
1.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
16年看《窮爸爸富爸爸》,還不太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
今年,讀書營的小伙伴領讀了這本書,跟著大家又復習了一遍。加之自己接觸過一些個人成長、內在模式的知識。
對于里邊的一些認知有了更加深的體悟。
這本書的導讀里邊說到——我們會發現有這樣的現象存在:窮人越窮,富人越富。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存在呢?作者認為,是接受的知識以及思維方式的不同。
作者有兩個爸爸,一個叫窮爸爸,一個叫富爸爸。他們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分別代表了兩種不一樣的思維以及行為方式。
打個比方,當遇到一件自己想買,但是價格比較昂貴的東西的時候,窮爸爸會說:“我買不起?!毕喾矗话职謺ニ伎迹骸蔽以鯓硬拍苜I的起?”
這樣的想法有什么區別呢?前者是陳述句,會讓你停止思考;后者是疑問句,會讓你去想問題的解決辦法是什么。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差別,但是日積月累下來,就會形成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其實這兩種思維就是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
所以這本書更多的不是教你如何去賺到錢,更多的是一種金錢觀念,也就是你對待金錢的態度和方式。
2.理財就是理人生
受市面上各路理財課的影響,我對理財的理解,淺淺的停留在理財就是錢生錢,做財務開始預算。
而賽美老師帶著我們從人生的視角去看財富安排。
思考:
我們要過什么樣的人生?這樣的人生需要什么樣的財務支持?
我們這一生,無法逃避的“甜蜜的負擔”各自需要多少錢?要如何計劃?(自己的退休、養老;孩子的教育金;父母的贍養等)
這成為了我人生財務規劃的啟蒙點。
下邊附上賽美老師總結的超高能PPT。
3.財富管理的2大核心
現金流管理和風險管理。
規劃需要花多少錢,不是算出來多少錢,而是知道什么時候要花,大概需要花多少,以及知道有哪些風險?
4.正確對待“負債”,合理處理,“債務”也能變財富
我以前只要有欠債,就會想著一定要一下子把債務還清,這樣子才能夠輕松生活。
就像《小狗錢錢》里邊吉婭的父母一樣,一邊努力的還債,一邊又欠下新的債,且毫無積蓄。
其實,在可承受范圍內,“良性負債”會讓我們:
更加理智對待當下的消費;
甚至可以產生新的理財收入;
也能刺激我們去開發收入管道。
(二)實操方法
1.收入盤點
2.開支記錄&盤點
3.開支預算,控制消費
收入-存錢=支出
致謝
感謝賽美老師和火星財團,在特殊的日子里,秉持著專業的職業態度,做課程、分享、幫助我們反饋和診斷。
建立系統
規劃愿景
財務規劃 就是人生規劃
配置資源
開始行動
其它思路
賽美:
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在課程中講預算的時,曾經提到過,在這里我再重復再說一下我的體會。
舉個例子,只是舉例。
舉個例子,今年是要把財富和學習理財作為重點,無論是開源還是學習財富,那么我今年的時間報的課程,看的書書,就以這個主題作為主旋律來做。如果有空余的時間,我再做點一些愛好的東西去看一下,如果沒有空余時間,讓我集中精力學這個課程,包括社會新聞,一些熱點事件都跟這個說關聯,這樣的話就會一通百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