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指在規(guī)定的簿冊上簽名或寫一“到”字,表示本人已經到達。亦即用記錄的方式表明自己出席或者參加過某個活動。多用于出席會議或上班。那么,APP上的簽到目的是為何?功能又是怎么做的呢?
一、什么是簽到功能?
APP簽到通常是用戶可每天在APP內進行“簽到”一次,用來表明用戶今天已經登錄且使用了此APP。
二、有哪些APP簽到方式?
1.自動簽到
通常是已登錄用戶只要登錄APP即自動進行簽到,無須用戶手動點擊。如:淘票票、得到。兩者雖然都是自動簽到,但是兩者自動簽到的對于用戶的感知卻不太一樣。當天首次登錄淘票票,則在首頁進行“簽到成功,獲得2經驗值”的提醒,用戶感知相對明顯。而得到則只進行記錄并顯示自動簽到天數(shù),用戶對于自動簽到的感知不太明顯,且未告知用戶簽到能獲得什么。
優(yōu)點:
- 便捷性,用戶簽到的成本很低,只要是登錄APP即可完成簽到工作,對于用戶而言,便捷性比較大。
缺點:
-
不利于擴展簽到功能,由于是自動簽到,一般是簡單提示“簽到成功獲取積分”相關內容,不利于簽到擴展功能,如獲取的積分是什么?積分可以做什么,抽獎?兌換禮物等?
不利于習慣養(yǎng)成,簽到成本低,用戶感知到的獲利信息較少,故不能吸引用戶長期進行簽到動作。
2.手動簽到
已登錄用戶需要在專門簽到的模塊進行手動點擊簽到。如:飛豬、途牛、京東閱讀等等。
優(yōu)點:
- 儀式感強,用戶需在專門的簽到模塊,點擊完成簽到動作。對于用戶而言,在APP內完成每天的點擊簽到操作即表達了自己內心“我來過了,我獲得了”的儀式感。
- 吸引力強,手動簽到往往會內置在簽到模塊,這個模塊除了簽到以外,還會有簽到說明、簽到規(guī)則、簽到能獲得什么,用戶獲知信息多,更能吸引到用戶完成簽到動作。
缺點:
- 不便捷,不便捷主要體現(xiàn)在用戶需要付出一定的操作成本。
- 入口相對較深,多數(shù)情況下的手動簽到功能,已登錄用戶在首頁是不可能一步完成簽到動作的,入口相對較深。(簽到快捷入口情況除外)
三、為什么要做簽到
- 培養(yǎng)用戶使用習慣,簽到功能設置的目的在于吸引用戶每天去完成簽到動作,培養(yǎng)用戶使用APP習慣。
- 滿足用戶榮譽感,簽到的獎勵措施可加入勛章體系(指的是授給有功者的榮譽證章或者標志)。滿足用戶用戶簽到后獲得勛章的榮譽感。
- 增加用戶活躍度,對于企業(yè)來說,用戶養(yǎng)成長期的簽到習慣,使得APP用戶活躍度更強,刺激沉默用戶,使得其在活躍過程中駐足產品。促進活躍用戶更加活躍,產生正向反饋。
- 提高企業(yè)一定的收入,簽到后用戶獲取的獎勵,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企業(yè)的收入,優(yōu)惠券的形式可以促使用戶下單,提高訂單量。積分+現(xiàn)金的形式可以增加禮品道具的收入。
總之,簽到的目的:
對于用戶而言,肯定是能讓用戶獲利的。獲利的形式主要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獲利,即用戶能得到相對具體的獎勵內容,如積分(積分又能吸引用戶做什么?這里就要搭配完善的積分體系)、優(yōu)惠券、禮品等。另外一種是精神獎勵,即用戶簽到可以滿足自己的某種情感,如榮譽感、儀式感等等。
對于企業(yè)而言,同樣是為了獲利。一方面是促進用戶活躍度(獲利效率相對較低,難度適中),使得產品粘度更大,讓用戶使用頻率增加,停留在時間更長,從而在這個過程中讓用戶駐足、留意APP其他內容。另一方面是提供企業(yè)收入,通過獎勵用戶的物質,使得用戶通過獎勵品去完成下單動作或產品消費行為(獲利效率高,難度較大)。
四、如何設計簽到功能?
1.簽到入口
- 首頁組合導航入口,在首頁眾多組合導航中包含簽到的入口,而這里的簽到入口,往往會冠其他名稱。如,京東的領京豆,飛豬的領里程。放在首頁的目的是為了曝光,這里的簽到功能相對獨立且內容強大,比較能吸引用戶。
- 底部標簽導航內,一般在首頁底部標簽導航“我的”頁面中,可能是在一級頁面即可完成簽到,亦或者是在二級頁面完成簽到。常見于和用戶體系進行呈現(xiàn),使得簽到功能呈現(xiàn)的更加完整。這種方式也是被選擇最多的。
- 首頁快捷入口,首頁右下角會存在簽到快捷入口,未簽到情況下顯示,簽到完成則消失。簽到成功后存在彈框提醒,讓用戶選擇是否去“詳情頁”查看具體內容。這種快捷入口一般非電商類型APP會采用,且實際的簽到模塊入口相對藏得較深,用戶不易于發(fā)現(xiàn)。比如,京東閱讀。
2.簽到顯示
- 進度條,是否已完成簽到,在進度條中進行顯示,進度條長度則為簽到的周期,一般采用進度條多數(shù)為連續(xù)簽到,且簽到周期較短。
- 日歷,在日歷上進行顯示是否完成簽到,相對進度條來說,呈現(xiàn)更為直觀。一般采用日歷多數(shù)為非連續(xù)簽到或簽到周期較長。
3.簽到周期
當存在一定的簽到周期的話,多為連續(xù)簽到。簽到的周期往往不太一樣,有3天,5天,7天,14天,一個月等。對于用戶而言,連續(xù)簽到周期越短越容易獲利,反之對于企業(yè)來說,連續(xù)簽到周期越短用戶越不容易養(yǎng)成習慣(習慣養(yǎng)成至少需要21天)。多數(shù)APP連續(xù)簽到周期選擇7天,原因可能是對于用戶和企業(yè)來說,都是個平衡點。
4.簽到規(guī)則制定
- 需要連續(xù)簽到,用戶在APP內需要在某一周期內完成連續(xù)的簽到行為,單次的簽到行為獎勵較少,而連續(xù)的簽到行為,會使得用戶獲利程度更大,刺激用戶養(yǎng)成連續(xù)簽到習慣。如果是連續(xù)簽到的情況下,要考慮用戶中途斷簽如何處理?一般兩種選擇,重新開始計算或進行斷簽,多數(shù)APP采用的是補簽策略,重新計算的情況下,用戶容易喪失信心,可能會選擇放棄。而斷簽情況下,要考慮到補簽策略,補簽對于用戶來說付出的成本應小于補簽后獲利成本,這樣更容易讓用戶完成補簽動作,養(yǎng)成連續(xù)簽到行為。
- 不需要連續(xù)簽到,用戶在APP內只需要完成一定的簽到次數(shù),不需要有連貫性。一般不需要連續(xù)簽到次數(shù)最高限定次數(shù)為當月天數(shù)(或是某一周期),次月則重新進行計算。
以上2中的簽到方式中,可以考慮增加簽到提醒功能,特別是需要連續(xù)簽到,目的是培養(yǎng)用戶養(yǎng)成簽到習慣,減少漏簽的意外。當用戶當天忘記簽到時進行APP消息推送的提醒。
5.用戶獎勵措施
- 抵現(xiàn),這種抵現(xiàn)的用戶獎勵形式最為直接,簽到獲取的獎勵直接可以折算成現(xiàn)金使用(存在抵現(xiàn)的限制和兌換比例)。如京東的京豆、淘寶的金幣、飛豬的里程數(shù)。
- 獲得優(yōu)惠券,用戶通過簽到獲得的獎勵,一種是可以使用獎勵來兌換相關優(yōu)惠券,如網易考拉通過考拉豆來兌換。另外一種是簽到即獲得優(yōu)惠券,如途牛每天簽到即可領取對應禮包。
- 抽獎/兌換禮品,常見于用戶簽到獲得積分,然后可以通過積分來進行抽獎或兌換禮品,對于用戶來說可以將積分進行變的更有價值,對于企業(yè)來說,通過抽獎或兌換禮品一方面吸引用戶,另一方面消耗用戶積分。如螞蜂窩。
- 用戶等級,用戶等級的獎勵往往搭配著用戶體系進行的,即完成簽到動作可以獲取經驗值或積分等等。經驗值或積分能使得用戶等級提升,等級越高,用戶所享受的特權越多。如淘票票。
-
勛章,一般是用戶連續(xù)簽到后,可獲得相對于的勛章。主要表現(xiàn)在精神層面的激勵,也可能存在物質獎勵,即每個勛章可兌換相應的禮品。如得到。
上述5中形式,主要是簽到相關的用戶獎勵措施,對于用戶而言獲利成本最大的是抵現(xiàn)(物質層面),獲利成本最小的是勛章(精神層面),但是現(xiàn)在更多的APP簽到功能的獎勵措施,采用組合式形式,即簽到后的獎勵不僅僅局限于一項內容,而是用戶可選性獲得獎勵。這樣對于用戶而言,選擇性更多,簽到+積分體系更易融合。如網易考拉的考拉豆可以大轉盤抽獎、豆抵錢、兌特權。
6.簽到的趣味性
目前多數(shù)APP的簽到功能相對單一,即點擊簽到按鈕則完成簽到。可以考慮在用戶簽到獲利的過程中,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使得用戶更愿意使用簽到功能和更愿意分享此APP優(yōu)點。
- 螞蜂窩簽到旅程,簡單的來說,每簽到完成后可獲取金幣,并開啟一段旅程,連續(xù)簽到可解鎖不同旅程。不同旅程顯示不同的景點圖片,且可進行分享。旅程顯示比較貼合螞蜂窩自由行定位,且增加用戶的觀賞性和趣味性。
- 網易新聞簽到養(yǎng)雞,單次簽到完成可獲得對應的獎勵并開始養(yǎng)雞,如金幣、幸運蛋。連續(xù)簽到28天,則養(yǎng)成一只雞。每養(yǎng)成1只雞可獲得1次兌獎機會。目的可以增加用戶簽到的趣味性。
五、總結
以上主要是簽到相關的內容,那么不禁思考,究竟哪些產品適用于簽到功能?一般來說,使用場景相對較頻繁的產品更適用于簽到功能,這類產品的目標用戶會使用產品頻率高,相對容易培養(yǎng)用戶習慣,且增加用戶留存的意義更大。但是使用場景不頻繁的產品其實也可以考慮簽到功能(獎勵更誘人、趣味性更強),目的是完善自身的用戶體系,使得活躍用戶更加活躍。
以上是結合自己工作和參考其他APP簽到功能整理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歡迎大家多交流學習。歡迎大家多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