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楊過是學霸,那郭靖就是學渣。
別跟我說他很用功。這世界原本也不少用功抵不過蠢笨的學渣。
郭靖少年時跟著七師父韓小瑩學越女劍法,那一招叫“枝擊白猿”,這一招的要領乃是“躍身半空連挽兩個平花,然后回劍下擊”。
然而郭靖這樣“粗粗笨笨”的漢子,要他使這輕靈的劍法,著實太難,基本躍到半空只夠挽半個劍花,說他跳的不夠高吧,等跳高了又忘了挽劍花,總之是顧此失彼,連累韓小瑩懷疑人生,“眼淚奪眶而出”,“掩面而走”。
另一個師父,被黃蓉笑稱為“矮冬瓜”的韓寶駒,教他金龍鞭法,又是一個使巧勁的兵刃。郭靖習練的時候,因為巧勁不到,往往傷不到別人,反而連累自己,氣的韓寶駒直接賞了小郭靖一記耳刮子。
幸而,那是一個老師打學生不算體罰的年代。
好巧不巧,丘處機的弟子尹志平前來送信,又試探了郭靖的身手,郭靖一身回頭土臉,連帶幾位師父加緊了對他的訓練。然而,他的武功不進反退,他自己也捉急,他的幾位師父們更是沮喪。
這世界上真的有吸引力法則。郭靖有著想練好武功的瘋狂念頭,吸引到了來了大漠的全真教馬鈺,他在小郭靖和小華箏面前救下了一對白雕。小郭靖對馬鈺的輕功嘆為觀止,鐵了心地向他求學。
然而,正如馬鈺所說,他教郭靖的,是呼吸、坐下、行路、睡覺。不過是短短兩年功夫,韓寶駒馴服不了的小紅馬,郭靖能馴服;他的內功已經頗有底子,“熱烘烘地像一只小耗子鉆來鉆去”。
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老師,也許如江南七怪這般,自己是個好手,但教授的方法甚不得當。也許,我們本人的悟性,并不比郭靖更好,尤其是接觸一些新事物的時候。但如果能有一個馬鈺,不過是兩載呼吸、坐下、行路、睡覺的教法,便讓小郭靖般的學渣們很快變身學霸,豈非美哉?
竊以為,馬鈺的最大功能,是教給了郭靖玄門正宗的內功心法,而是讓他有了那種能駕馭大多數武學的技能,身形輕靈,內力綿延不斷,而這內功讓并沒有著重讓他花時間練,而是隱藏于最日常的習慣之中。
這和學習一個新技能,不是很像么?
比如,講背單詞作為日常,比如,將寫作作為日常,當然還有更多。越是像內功般需要修習的基礎,越是需要將它變成如喝水吃飯般自然之事,從刻意練習到自然練習。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所以,這樣的馬鈺當是努力刻意聯系的自己。希望每個人,遇上洪七公前,先能遇到自己的馬鈺。
你有一個馬鈺,請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