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路線圖
一 歡迎新朋友
時間說走就走,今年繼續在導圖中玩耍。
11月份開始,成為高績效HR 導圖設計師,導圖卡片屋迎來很多新朋友。
先跟新朋友正式介紹以下自己:
小小sha是(要成為)一個陽光溫暖有力量,內心平和而豐盛,關注自我成長持續影響他人的深度思考視覺筆記工作者。
導圖卡片屋(原:小小sha的正能量)是一個有趣又好玩的學習筆記基地,導圖梳邏輯,卡片助記憶,我用導圖+卡片的方法踐行學習,希望將這種學習方法傳遞給大家,讓學習變得有趣又好玩。
光臨導圖卡片屋的新朋友,大概都是中意思維導圖或者知識卡片來的,可能目前是這兩者的實踐者,也可能剛開始接觸。所以為了不辜負大家的期待,我今天重點寫一下關于思維導圖的了解。
二 思維導圖的功能
在繼2018思維導圖的實踐之后,2018一年的知識卡片實踐中,我對思維導圖有了新的見解。
但是關于思維導圖最初的功能,沒有改變,我將他們分為以下幾類:
思維發散:一切想法變成導圖的過程,比如計劃、頭腦風暴,思緒整理、寫作提綱等(如本文前面的路線圖)
知識整理:一切文字/音頻的東西變成導圖的過程,比如文字筆記、讀書筆記、聽課筆記
視覺呈現:一切你想傳遞給別人東西通過導圖表達傳遞的過程,比如演講課件
思維發散大家都好理解,比如做頭腦風暴、作文提綱之類的,
知識整理也容易理解,比如用導圖去梳理文章、書的邏輯,形成閱讀筆記和讀書筆記
視覺呈現的話,對大家的要求比較高,一定是自己腦海里有一個大概的對自己想要的表達的東西進行結構化的過程,然后再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實現,所以這一塊,其實是超出點線之后更復雜的思維,用導圖呈現出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每年年底,都是適合做年終總結的時候,我在導圖這塊的追求便是:
用XMind8創作驚艷朋友圈的年終總結模板。
首先是我的腦海里有需要呈現的東西了,然后立馬有對應的結構把他們鏈接起來,最后用思維導圖還原腦海里所想的就好了。
去年的年終總結如圖:
今年的年終總結如圖:
由此,今年對思維導圖的認識有了三個新的關鍵:
① 思維問題
② 結構問題
③ 橫豎問題
三 思維導圖的三個關鍵
1、思維問題
首先,思維導圖的關鍵詞還是思維,所以,不管是做思維發散,梳理自己的思維,還是做知識整理,整理他人的思維,亦或是做視覺呈現,將自己的思維傳遞給他人,這其中最最重要的還是思維。
2、結構問題
然后,是結構的問題,以XMind 為例,思維導圖固有的結構有16種類,但是作為局部的知識點而言,是有新的思維結構的,而且這個結構卻無法用固有的16種結構來展示。所以我就要新建局部結構。
關于局部知識的知識結構,我通過一年的知識卡片刻意練習,也整理出來的30個知識結構提供給大家參考:
后臺回復:“卡片”,獲取30張結構卡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刻意實踐知識卡片的這一年,我的腦子里積累的知識結構,解決了我1年前做思維導圖時想要實現卻總是短路的問題:
一張空白的畫布,直接用自由主題和連接線,就可以還原文章的邏輯,既有大結構,局部也有小結構。這個過程不需要提前通過幕布和傳統的思維導圖做前處理,而是一氣呵成。
所以我稱之這種講局部的知識結構貫穿其中的思維導圖稱為“結構化思維導圖”
3、橫豎問題
最后,橫豎的問題,2017年初剛接觸思維導圖不久的時候,便接觸了小貓妮。
小貓妮是豎屏思維導圖的創始,提倡的豎屏思維,確實讓我們的思維導圖變得容易閱讀又好看起來,我現在的思維導圖也基本上是豎圖的。
但是選擇橫還是豎圖應該是在保全我們的結構的前提下,所以作圖的時候,我會盡力往豎屏上靠。
但是,如果不會因為要豎屏而破壞自己的結構,那樣還是得不償失的。因為,有時候,豎屏了,但是實際上并不能真實還原知識的系統性質。
所以在今年2019年的年終總結上,尊重原來大腦所想,進行了橫屏構圖。
最近,也有個小伙伴就自己的思維導圖和我的思維導圖的差距進行了一些探討,他的體溫和對話,我也整理出來的兩張思維導圖,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最最后,送大家一句話:好看不是目的,真實的還原思維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