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李林畢業后入職本公司華北大區行政部。3年的時間,他勤奮好學,進步飛快,但在與上級的溝通中時常會有一些不暢與障礙,以致錯失了一次升職機會。在資深同事的幫助下,初識《報·聯·商》,聽這位同事說,這是一門提高企業內部上下級間溝通技能的必修課,很多同事因為學習了報聯商,不僅自己的工作更加順暢,還贏得了領導的信賴,提高了工作效率。于是開始惡補功課。
一轉眼,李林在公司工作已經將近四年了,可依然升職無望。
不是李林不夠優秀,而是公司的崗位編制有限。等待一個空缺的主管名額,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是繼續留下在晉升通道并不明朗的現崗位等待機會,還是選擇跳槽尋找新的發展平臺?或是還有其他解決辦法?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艱難抉擇無果后,李林開始期待身邊的朋友能給自己一些建議。
周末,李林約了一位好友羅鵬到咖啡廳。
見面寒暄幾句之后,李林開門見山述說了自己的焦慮:
“看到一起畢業的同學如今有人已經做到主管或經理的位置,有人創業成功拿到融資,而我現在升職無望,還在基層崗位上苦熬,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羅鵬問道:“如果你確定短期內無法升職的話,為什么不考慮跳槽呢?”
李林說:“跳槽我考慮過,但現在公司的企業文化與我的價值觀相吻合,而且團隊氛圍十分融洽,我幾乎沒有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可以把精力專注在工作上。”
羅鵬表示羨慕:“那你運氣真好,選擇一家企業需要考量的企業文化與團隊氛圍都符合你的預期,那就繼續留在這里,等待機會吧。”
李林苦惱地說:“可是這個機會遙遙無期啊!我又不甘心。”
羅鵬又問:“那有沒有跟你的領導溝通一下,說說你的想法呢?”
李林搖頭:“跟他說也沒用,沒有空缺名額,他也沒有辦法,還有可能讓他誤解我要跳槽,對我的穩定性有所顧慮。”
羅鵬想了想,說:“其實你根本的原因是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區,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戰,不愿意面對各種不確定性。”
李林并不接受:“你說的不對,我這幾年如果只想停留在舒適區,就不會取得今天的進步,現在的我之所以還是一名普通職員,只是因為目前沒有主管崗位的名額而已。”
羅鵬聽到李林這樣說,自己并不想把談話搞僵:“其實我們都看到了你的努力,那你想接下來怎么辦呢?”
李林說:“就是不知道怎么辦才來請你幫忙拿主意的啊。”
羅鵬無奈地笑了:“我剛才給你出了那么多主意,都被你否了,我也沒有什么好的建議了,要不你問問別人?”
羅鵬的這句話突然讓李林覺察到自己在這次談話中的表現:
原來自己并未真正地去傾聽對方,對于對方的建議,自己也未認真思考(至少表現出來的是這樣的態度)而直接否定,這讓對方自然不愿再給你任何建議。
向他人討教時,對于他人給出的意見要客觀對待,它們起到的作用更多是給你啟發、開拓你的思路、打破你的局限,因為畢竟只有你才是事情的負責人,才是最終做出決定的人。
但在討教的過程中,你就要做到“認真傾聽”,畢竟是你有求于人,無論對方的建議是否有用,也要表現出謙虛的態度。
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喜歡被質疑、被否定。
你的態度越謙遜,對方的思路就會被打開,也就越愿意為你貢獻智慧。
想到這里,李林趕快說:“對不起,羅鵬,剛才我的態度不夠好,我特別需要你的指點,你再幫我出出主意吧……”
古賀·報聯商法則:
之39:別人給你的幫助盡管只供參考,也許你不想采用,那也應該謙恭聽取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