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國境之南
圖/來自網絡
在昨天的共讀中,我們講述了達洛維夫人見到昔日戀人彼德,知道了彼此的生活,也回憶了她同彼德和薩利的感情,最后拒絕了彼德,疏遠了薩利,選擇了能夠許她以金錢和地位的達洛維先生。
達洛維夫人對這樣的現狀感到麻木,可是卻深知這也是她幾十年賴以生存的根本。
這場派對讓她看清楚生活的本質、婚姻的本質,原來她是一個麻木的隱身人,靈魂從熱氣騰騰變成冰涼。
其次是戰爭的精神創傷,在這個城市的另一個角落,還有另一顆靈魂塞普提默斯,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感知。
那么造成這樣狀況的更深一層的原因是什么呢?他能否被救贖?幸福地度過往后余生呢?
讓我們一起期待今天的共讀。
1.
塞普提默斯的境況并沒有好轉,妻子蕾西婭也變得更加失落,她渴望得到丈夫的愛情,然而對方病態的冷漠讓她失望和難堪。
面對這樣的生活,她抱怨為什么自己就該這樣遭罪?
她凝眉,跺足,但不得不再次回到丈夫身邊。
此時塞普提默斯還坐在樹下的綠椅子上,自言自語,因為他明白,他這是在和故去的戰友埃文斯交談。
塞普提默斯接受了自己的怯懦,也放任自己胡思亂想,他將自己困頓其中,對妻子蕾西婭像對待陌生人。
他若無其事地談論著自殺,也不愿多想這樣的自己對妻子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
可是這一切又怎么能說是他的錯?戰前的塞普提默斯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從氣質上來看,他更像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這樣的人在倫敦成千上萬。
他普通到不能再普通,而所有的修養、與眾不同都來自于公共圖書館借閱而來的書籍,以及每日的挑燈夜讀。
在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因為和母親吵架離家出走了,這使得他在往后的多年中變得孤獨、寂寞,很難接近別人,也排斥著那些對他好的人。
現實生活摧殘著他,仿佛昨日的他還是滿臉紅潤、健壯的,轉眼間就成了干涸枯萎的代言人。
那時,塞普提默斯的心中擁擠著各種各樣復雜的情感。
他渴望完善自己,而講授莎士比亞的那位女教師,便是他的心中摯愛。
他心中有一團烈火,像是著了迷。
對于這位伊莎貝爾女士,對于《安東尼和克利奧佩特拉》及其他莎士比亞的作品集,這些東
心靈的滌蕩成為庇佑的天堂,浮華的沉醉使得他忘了自我。
對塞普提默斯來說,那是一場美夢,亦是一場噩夢。
這一切的改變,來自于歐戰伸出的魔爪。塞普提默斯成了頭一批志愿兵。
為了拯救英國,塞普提默斯去了法國。
在他心中,莎士比亞戲劇幾乎代表著整個英國,伊莎貝爾女士成了他精神的主導者。
因為這種堅定的信念,他變得善戰、理智、充滿豪情,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很快,塞普提默斯就得到提拔,并且那個叫埃文斯的長官還注意到他,對他很是喜歡。
可是當埃文斯在停戰前夕在意大利犧牲時,塞普提默斯既沒有顯露出自己一絲一毫的同情,同時還為自己的理智感到自豪。
戰爭教育了他,讓他理智,他參與了埃文斯的整個死亡過程,卻冷漠的像個路人。
友誼、陪伴、死亡、離開,他順其自然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忘記了一個人最本真的人性。
即使得到了旁人羨慕的政治地位和榮譽,他也體會不到任何快樂。
這一切和他預料的如出一轍。
2.
逝去的人已經逝去,活著的人還要好好活著。
經歷了這場戰爭,塞普提默斯看著炮火從身邊穿過。雖然成了幸存者,掙來了和平,卻失去了自己。
他被安排到一家旅館中,老板的女兒正在編織著帽子,笑著鬧著,這是多么美好的畫面。
可塞普提默斯卻感覺一陣恐慌來襲,他發現自己失去了感覺,多么可悲。
不久,塞普提默斯便和老板的女兒蕾西婭訂了婚。
姑娘的歡笑、和平的環境、避風的港灣、情感的歸宿他都已得到。
他看著周圍美好的一切,看著喜歡的姑娘那么活潑可愛,卻發現即便置身其中,也始終無法快樂。
美好和塞普提默斯之間隔著一層透明的玻璃,看似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實則遠在天邊。
他明白這一切美好都在向下墜落,毫無意義。
他能怎么辦?也許只有把這個世界定義成毫無意義,他才能得以解脫吧。
塞普提默斯被提拔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上,在那里他能得到身邊人的恭維和尊敬。
彼時,他再一次打開那本《安東尼和克麗奧佩特拉》和莎士比亞作品集,才發現,曾經的那份狂熱和癡迷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像從未來到過他的世界。
偽裝、厭惡、罪惡、絕望,深深地占據著他的心。
面對妻子蕾西婭想要一個孩子的訴求,他更是覺得荒唐又虛偽。
曾經的信念變成了污穢,塞普提默斯失落的看著周遭的世界,戰爭的勝利、自己的幸存究竟是好事還是禍事?
他看著妻子難過,卻覺得無力;身邊的萬物都不能將他喚醒,人性已經判處了他死刑,罪名就是感覺麻木。
他的麻木加劇了瘋狂,妻子蕾西婭害怕極了。無助感讓他更加墮落,主治大夫霍姆斯大聲斥責:畜生,是要存心嚇唬你的老婆嗎?
但平心而論,平日里這個醫生和塞普提默斯的交流并不是許多,只是程序化地走行醫的流程,拿著政府的工資。
至于病人本身、內心的訴求在他看來不是很重要。
況且那種無病呻吟的矯情,讓霍姆斯更加篤定自己的判斷。
隨后,醫生和威廉爵士建議蕾西婭,將塞普提默斯送往鄉下療養院,認為休息會對塞普提默斯的病情大有裨益。
3.
人性是殘酷的,但更多時候面對這種殘酷,除了束手就擒,別無他法。
可憐的蕾西婭只是希望霍姆斯醫生和威廉爵士能幫助她的丈夫,卻沒想到這種幫助慢慢失去了平衡,最后竟使得丈夫被遺棄。
蕾西婭失落地認為,自己對丈夫的愛雖然不似磐石般堅定,但也稱得上一心一意。
她的愛雖然自私,但也從來沒有放棄。塞普提默斯失去的是感覺和信念,而自己失去的可是陪伴和理解。
這一切對霍姆斯大夫和威廉爵士來說不是很重要,從中獲得利益才是他們的追求。
美好的東西是很難存在的,即使存在亦是很難持久的。
塞普提默斯痛苦地問威廉爵士,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呢?是美好嗎?威廉爵士敷衍的回答讓塞普提默斯和妻子蕾西婭更加無助。
這一切的救助看似充滿正義,但只有在真正揭開那層虛偽的面紗后,才會看到血淋淋的現實。
灰色的診所里,昂貴的擺設,磨砂的玻璃天窗,所有的不屈和反抗終會被扼殺,成為霍姆斯大夫鋼鐵般意志下的俘虜。
欲望的驅使加劇著塞普提默斯的痛苦,這一切改變,朝著一個重生的方向,亦是一個毀滅的方向。
好了,我們今天的共讀到這里就結束了。塞普提默斯在療養院會好嗎?宴會主人達洛維夫人又會經歷什么?女兒伊麗莎白的思想又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