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與文字為伴很多年了。
記得初中發(fā)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當它出現(xiàn)在校園雜志上的時候,學校的班主任還專門在課堂上表揚了我。那時候理科成績沒有文科好,一直很自卑,老師說,有的同學的文章寫的很不錯,尤其是小說不錯,很棒!當時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后來上了高中,在學校的報紙上發(fā)表了詩歌,作文在全國大賽上獲得了三等獎。
當時寫文字真的沒想那么多,想到什么寫什么,也沒想過得獎什么,卻每次都能出點成績。
后來,上了大學,學的是英語,寫作更少了,平時沒事寫的是一些日記,學校有一個寫作活動,我報名參加了。非常認真的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我室友看了說寫的非常好。但是這次沒有拿獎,連人氣獎也沒拿到,對我的打擊挺大的。當時想的是,或許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吧,我姐姐卻告訴我不要放棄寫作。
而我卻沒有堅持下來,但是大學的寒假,我又開始寫起了武俠小說。
以前的我,每次寫作,每當我有情緒的時候,腦海里就會有聲音像讀書一樣念出來文字。尤其當我心情低落的時候,總感覺有聲音在心里面說話,腦海里就會想著那幾句話,然后感覺自己的手開始不舒服起來,很想找個地方把那些文字寫下來。
大學我經(jīng)常在空間中寫日記,寫的日記很多,有些是私密的,有些是公開的,每一次的寫作都是我真實的情緒流動。
后來,大學畢業(yè)了,進入社會了。在孤單,傷懷,甚至生氣的時候也會寫文字。
到了這個時候,還是完全一種自我意識的表達。
后來接觸了新媒體,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因為喜歡古風美女,所以經(jīng)常寫一些歷史上的紅顏女子的故事,當我寫這些故事的時候,一方面是因為內心對他們真正的喜愛,憐憫,另一方面是強迫自己繼續(xù)寫作,每周寫一篇,可惜自己不善于經(jīng)營,號也沒有做起來,寫著寫著就半途而廢了。記不清了,自從新媒體出現(xiàn),寫了很多很多的文字,有兼職給別人寫稿的,也有自己有感而發(fā)的,更有為了博取流量寫的一些文章,太多太雜。
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的情緒沒了。變成了一個生產(chǎn)文字的機器,我失去了對寫作的那份熱忱。
我可以生產(chǎn)很多文字,可以沒有情感的文字,是打動不了人的。
市面上也有太多太多批量生產(chǎn),東拼西湊的文字,有時候,感覺我也快變成了那種人。
那種,只寫一些沒有感情的文字的人。
我曾經(jīng)有一個夢想,就是做一個旅行作家。
邊旅行,邊用一支筆寫盡人間冷暖。
現(xiàn)在想想,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我曾經(jīng)夢想能夠出一本書,可現(xiàn)在呢,自己寫的東西自己都不愿意看。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我在問自己
終于我停下了筆,來反思自己,來思考自己做這些到底是為了什么。
我寫的東西,給別人帶來價值么?想想,并沒有。我寫的東西,很多人可以寫。
我的文字沒有自己的精神。
很多時候,我都感嘆,文字給我?guī)砹饲榫w的出口,文字給我創(chuàng)造了許多快樂,尤其是當我轉行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文字行業(yè)的那份驚喜和開心,如今都沒有了,習慣了就不會珍惜,或許時間久了,人都會忘記自己千辛萬苦得來的東西,而我忘記了曾今的那份熱忱。
想想當初,因為自己的多愁善感,我曾今對自己痛下狠手,不讓自己寫一些我認為“矯情的文字,斷了我那只筆,而如今,我卻在隨著大流寫一些不知所謂的文字。
對不起。寫下這篇,既是告誡自己,也是為了找回自己的初心。
是該醒醒了,寫作就像人生,或許該讓文字真實的活著,而不是嘩眾取寵,而不是博取關注,而是真的讓它發(fā)揮它的作用,不要讓文字的精神枯竭,而需要學會尊重它。
而,真誠,則是對它們最大的尊重。
愿大家都能夠尊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