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一個能不能成功跟他所處的環境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的。
曹德旺先生1946年出生上海,父親年輕時到日本一個布店當學徒三年,賺了一些錢,后來回國成為上每永安百貨公司的股東之一,一直經商。
父親從小教育他: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辦多少事。你數一數有多少個心?“用心,真心,愛心,決心,專心,恒心,耐心,憐憫心”
母親是地主的千金嫁給父親給了很多的陪嫁。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總是吃不飽。母親總是交代:千萬別告訴別人我們家吃兩餐,記住:讓人知道了只會看不起你,出門要抬起頭來微笑,不要說肚子餓,要有骨氣人有志氣。
母親常說:天下沒有人會同情你的貧窮,也沒有人為你解決,要擺脫貧窮,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
父親常說,男人有沒有本事,并不是看讀了多少書,關鍵是看做了什么事,怎么做事。
曹德旺先生小時候很調皮,在學校經常惹禍,14歲就輟學了,15歲開始跟著父親倒騰香煙買賣,每天凌晨兩點起床,騎著自行車翻山越嶺去進貨,100多公里,來回得三天,起初是跟著父親一起,后來就一個人了。這樣的經歷種下了他后來敢闖敢干的種子。
一次跟父親外出,父親指著街上的乞丐問:德旺,你覺得他們值得學習嗎?
父親說:乞丐也是人,為了謀求活下去,他可以不辭寒暑,露宿街頭,向人乞討。當你向其施舍后,他會千恩萬謝。試想你能夠向他學習為了生存下去而努力的精神,對你來說該有多大的幫助。
還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曹德旺先生要有什么重大決定的時候就去石竹山上問道求佛,1980年,第一次上山的時候問的是:能不能去香港發展?老和尚說:不可以,不可以。后來他就沒去。
1984年,38歲,第二次到石竹山抽簽,問能不能離開高山玻璃廠。簽條上說:“中原群鹿可追尋,不問東方問何方;回首過來日又午,寒蟬唧唧笑空歸。”老和尚說:就是您已中年,就像一天,是最近正午之人了。您再有本事如果像蟬一樣到處鳴叫,到了冬天也依然是空殼一個。所以佻不能離開工廠,您的將來會非常好。臨別時一再叮囑:您一定要留在工廠,切記,切記!
開始做水表玻璃,后來做汽車玻璃。
曹德旺先生不僅心善,腦子也好使,遇到問題在他那里總能得到解決,準備的說他一定能想到辦法去解決。
他說,信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信任,不僅對自己要有自信,對他人也要有信任,這叫互信,如果一個人什么都不信,那肯定會一事無成。
書才讀了三分之一,今天先到這里,下次繼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