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之前,先說說你認為不好的UI設計都有哪些?
1、沒有進行操作確認,然后文件就被直接刪除了,只能一邊批評這個系統一邊吭哧吭哧的重新寫。
2、有些界面制作的很漂亮,但是打開后不能直接編輯,需要切換到編輯模式或者你又不知道哪里點編輯鍵進行。
3、系統有時候顯示的是正在進行處理,但是沒有任何變化,稍等片刻后,好像是死機了,直接強制關機回家,第二天打開后,發現文件都沒了,系統不能運行了,嗚嗚嗚嗚
4、有時候填一些數據表單,填完點擊確定后,出現報錯信息,可是填了很多信息,到底哪里出錯了呢?會不會感覺煩死啦?
·······
上面這些事屬于操作層面的設計,一般情況下,想要設計友好的用戶界面,需要考慮圖像圖形設計,操作方法設計,以及通知的內容等諸多要素,具體包括:版面設計,設置,操作方式,反饋方法。
版面設計:一定要舒服,不舒服的界面會讓用戶產生焦慮感。
從配色說起:不同的顏色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顏色信息也是影響人的情感的要素。
比如顏色的溫度,舒適的顏色,顏色與印象,顏色的輕重,顏色的大小,顏色的層次。
形狀:某些形狀可能讓用戶不舒服,甚至認為該軟件缺乏準確性。最理想的狀態是,即使用戶沒有學過具體的操作方法,也能夠通過界面上的控件形狀進行操作。
比如形狀給人的直觀感受,形狀的使用場合,視錯覺效果等。
設置:設置的順序和方向很重要。
人眼具有水平方向上強,垂直方向上弱的特點,所以人眼的特征會影響很多事情,比如電影院的大屏幕就是根據人眼特性而設定的,以前電視的熒屏都是4:3,現在變成了16:9。
還有人看事物時候都是從左往右看,比如進度條,比如音頻播放時的快進鍵或者聲音調整的鍵。
說一個好玩的事情,是游戲軟件中的地圖設計,通常是以人類的認知特征為前提的。
動態效果,執行中的顯示,比如耗時的事情,顯示“操作正在進行,請稍候”這一信息的箭頭或者動態的人物畫面,這樣就好消除用戶的不安。
鼠標單擊的效果,3D按鈕,觸屏按鈕,單擊按鈕時的執行時機,按鈕的設計以及視線的移動。
操作方式:要有統一的操作方式
比如軟件的操作習慣,使用鍵盤的下意識操作,使用鼠標的下意識操作,熟練用戶在閱讀界面文字之前,僅憑顯示位置就對按鈕或菜單進行下意識的判斷和操作,這是 最容易引發問題的所在的地方,所以必須采用相應的措施應對,可以加入復選框,信息框中加入圖標等等。
向用戶提供相關的處理信息,比如顯示處理的進度條,顯示還需處理的時間和已處理的百分比。
障眼法——使用戶對處理時間產生錯覺。
目標用戶的差異,不同用戶級別對設計也會有影響。
反饋方法:必須將處理結果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達給用戶
用戶在操作軟件時,如果不了解當前處理的內容或處理結果,最容易產生認知性焦慮。這個時候可以采用信息反饋的方式消除認知性焦慮。
可以剛開始處理時顯示沙漏光標,用戶可以根據光標的顯示獲知處理是否結束。
顯示正在處理的信息畫面,畫面消失時,則可判斷為處理已經結束。
在消息框中顯示“處理已結束”嗯信息。
通過效果音來傳遞處理結束的信息。
還有一種關于報錯信息的顯示。一些不友好的報錯信息很容易引起人的壓力,不能只是單純的報錯,可以采用“結果+原因+解決方式”這種形式的報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