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先生的經典話劇作品《北京人》,還是第一次看,由賴聲川先生導演,在首都劇場演出,頗為難得的組合。
之前看過北京人藝現場版的《雷雨》《日出》,看過視頻版的《原野》,曹先生的四大作品已經列入有生之年必看的劇目了吧(意思是:只要是比較好的劇團演出,只要買得到票,只要時間允許,逢演必看)。
演出完,謝幕完畢,走出劇院,看著熙熙攘攘的觀眾,渾然不覺已經是夜里11點20分了。順著人群,忽然很想走一走,于是沿著首都劇場一直走到了王府井大街上。(如果不是考慮時間太晚,估計可以一直走著回家的)
許多的思緒和感慨,不知從何說起。
像個假人或者木偶一樣,完全沒有自由沒有愛的時代(生活),真是可怕。
關在籠子里的小鳥,時間久了就不會飛,也飛不動了。
到底是沒有選擇的機會,還是連自己也放棄了掙扎和希望,因為無力承擔的責任和未來。
日月更迭,天翻地轉,相同的人和事,兜兜轉轉,似曾相識。
瑞貞:不要難過,多少事情是要拿出許多痛苦,才能買出一個“明白”呀。
曾霆:這“明白”是真難哪”。
愫方:我們活著就是這么一大段又凄涼又甜蜜的日子啊!叫你想想忍不住要哭,想想又忍不住要笑啊!
哎,多少年過去了, ...... 像老太爺、江泰、文清、思懿那樣活著的,像“耗子”一樣啃老的,困在各種無形籠子里的人,還是在。
我想曹先生和賴導,對于(劇中的)女性懷著深深的憐惜、欣賞和愛,到底給予了愫方和瑞貞一個光明而開放的結局。
曹禺先生無疑是超越時代的,非常了不起,但是為什么悲劇的故事總是在延續呢?
一切的煩惱都源自于人際關系。
人并不會因為遭遇不幸的事情,就必然痛苦和不能獲得幸福。
人之所以受苦,終歸是自己的選擇。
活著,像個活生生的人那樣,選擇真實地做自己、直面恐懼、成長吧!
幸福,如果不是當下就可以擁有的,那么永遠都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