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圖》2013年上映,爭議比較大。我看過最牛逼的評論就是某人興致勃勃的帶女朋友去電影院觀摩了一次《云圖》,當事人覺得片子很棒,看完后便和女友熱切討論該片,后來.......就沒有后來了,女友再也沒有聯系過他.......
電影《云圖》由湯姆·提克威,沃卓斯基姐弟兩波人指導,改編自大衛·米切爾同名小說。對于這樣一個評論兩級分化的影片,影評已經被大家寫爛了,我也看過很多。
盡管制作組已經相當照顧到觀眾,但《云圖》特定的全片非線性敘事結構和忠于原著小說的劇情信息量依然對第一次觀影的觀眾造成了理解上的不友善。
無論如何,《云圖》絕對是一部值得玩味的電影,先不談它是否優秀,它在藝術層面上絕對表現出了巨大的野心。
和絕大多數觀眾一樣,第一次看完此片也是一頭霧水,但這也勾起了我的興趣。近五年來,我在不同的情景下將這部電影看了九遍,我在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供看過此片的朋友一起探討研讀、也給沒有看過此片的朋友以介紹。
我不會過多的提到劇情,相信大多數朋友都看過,也盡量不給沒看過的朋友劇透。
下面我將視角分成三個篇章來解構這部電影,下文中的截圖畫面都出自于171分鐘的無剪切版本,有條件的我會標注影片截圖時間,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一篇章:敘事角度
在故事層面上讀懂《云圖》其實只需要完成兩個部分,第一是理解電影的敘事角度,第二是搞清楚六個故事中蘊含的聯系。
如果還需要進一步解析《云圖》,那么必須去發現影片中隱藏的細節與象征場景。
接下來,我先引證一下電影的敘事角度。
我們之所以“暈”《云圖》,主要是因為里面有六個故事不斷的插敘,這真不是導演要裝逼,或者惡意要給你們開玩笑,是他不得不這樣處理。
但這種敘事不利于我們的記憶和歸總,下面我先畫一張主要的故事三要素結構圖,大家站在上帝視角先看一下。在下文中,我也將用字母來簡稱這六個故事。
看完這張圖以后,大家可能會有兩個疑問:
第一:既然標注了時間順時針旋轉,最后一個故事為什么不是F而是S?
第二:S為什么在平行五邊形的正中間?為什么不按時間延續在E的后面而變成一個六邊形?
我的解釋如下:
第一:“末日后的106個冬季”和其他五個時間點不一樣,它游離于我們的認知時間之外,誰知道末日后的冬季是100年一次還是1000年?
第二:牧羊人扎克里的故事,其實才是《云圖》的中心和歸總。
第三:《云圖》表面上是一部由六重故事插敘構成的電影,其實它并不是。
在做全面解釋前,我補充很重要的一點,其實上圖的ABCDES六個時間點也并不能涵蓋電影出現的所有時間段,影片中其實全部存在有7個時間場景,第七個時間是導演沒有給我們標注的。
那就是老年牧羊人扎克里后來跟隨女先知前往地外星球的那個場景,他坐在篝火邊給我們講故事的那個時間點,沒錯,就是影片的開頭和結尾。
云圖到底用什么角度去敘事的?
這個問題恰恰隱藏在第七個時間段,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老年扎克里藏匿了本片最重要的一個秘密,為什么大家沒有看懂敘事邏輯,是因為觀眾第一次把后面六個故事看完就根本想不到前面去了。
老扎克里開篇的幾句臺詞看似廢話連篇,其實反過來想我們就能明白它的意義,我給大家貼一段影片剛開始老扎克里的臺詞:
嬰孩慟哭,寒風刺骨。風中夾雜著千萬種聲音,那是祖先訴說著遠古的故事,所有的聲音匯聚為一,但有一個聲音不一樣,在黑暗中覬覦,那是青面獠牙的惡魔——老喬治。你們仔細聽,我要和你們講我第一次和他交鋒,四目相對的時刻.......
這段臺詞接下來的鏡頭就是故事A中的律師遇見了那個覬覦他財產的黑心醫生。其實黑心醫生就是故事A中的表面老喬治(惡魔),而故事A中的內在老喬治是當時的奴隸制度和男權社會。
后來的律師主人公在商船上救濟了一名渴望自由的黑奴,爾后在黑心醫生的毒害下被黑奴救了命。他返回美國后告訴自己不能再昧著良心參與奴隸貿易,他決定帶上了妻子去東部參加當時看似不可能成功的廢奴運動。
A故事的最后對白非常精彩,堅持反對女婿和女兒的出走的老丈人理智的告訴他們:
這個世界的存在是有規矩的,任何指望打破陳規的人都會死無葬身之地,無論你怎么努力,你不過是海洋中的一滴水。
律師和女兒的臺詞如下:
沒有水,哪里來的海洋?
父親,我這一生都在畏懼著你,但這一次我選擇跟隨我的丈夫。
A故事的最終結局電影沒有交待,但是我們都知道,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南方奴隸主失敗;1920年8月,美國婦女獲得選舉權,在后來的漫長歲月中,世界各地的人們也一直在爭取著族群解放和女性權利。
《云圖》ABCDES故事中是直接存在關聯的,通過了物品和話語(后面我會講到),而人物上的關聯只有基佬物理學家的青年和老年同時出現在臨近的故事B和C中。
只有在故事S中,扎克里的夢境直接出現了其他故事的碎片畫面,就像他說的一樣,這都是他的祖先,“千萬種聲音匯聚在一起.......與老喬治四目相對”。
其實每一個故事都有它對應的老喬治,我理解成無論人類歷史怎樣演變、科技怎么樣更迭,人性的惡都會不斷的輪回。
而故事S中的老喬治是扎克里自己,后來扎克里戰勝了自我,和先知們一起逃往地外星球,所以故事S正是整幅《云圖》的中心點和敘述的出發點。
讓我們再回到影片開頭老年扎克里的臺詞,影片開始于這個場景,也結束于這個場景。
敘事角度很簡單,其實整個《云圖》只是身處地外星球的老扎克里在與我們講述人類祖先的故事。
他講的是人類的歷史:不斷的反抗與顛覆、善良與邪惡的輪回交織、閃耀著光芒的云圖六重奏。
第二篇章 :故事關聯
《云圖》向觀眾敘述了六個在時間、風格、事件上有著極大差異的故事,每一個都自成一體且非常精彩。那么這六個故事到底有什么樣的內在關聯?電影到底給出了我們何種信息?
我們如果嘗試著把每一個故事的主題抽離出來進行整合就會得到下面這張圖,我們不難看出些許端倪。
事實上,云圖的六個故事享有相同的核心意涵,盡管主人公相處的時代大相徑庭,但善與惡的交鋒在每一個故事中不斷地上演,這也是故事S中“老喬治”與“扎克里”的不斷沖撞的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1849年的故事A中,人類奴役同類的拙劣行徑在265年后的新首爾星美故事中依然上演,奴隸黑人和奴役克隆人,人類的歷史好像又回到了原點,甚至后來引發了電影中沒有描述具體起因的“末世”。
對于“末世”的描述,電影中只有S故事里女先知簡單的一句:
因為欲望和貪婪,他們想要更多。
可見,在《云圖》的世界觀中,“老喬治”這個來自人心的惡魔并不會因為時代更迭而消失,真正能夠消滅老喬治的,只有人類自己,而在故事的輪回中真正做到消滅老喬治而并改變世界的,只有扎克里。
要理解《云圖》六重奏的故事聯系,我們先來看一下E故事中克隆人星美451對人類發表的啟示錄,這篇啟示錄引發了反政府革命,在S故事中星美的形象更是被山谷人當做耶穌一樣崇拜(雖然山谷人的一切都回到了原點,并錯誤理解了星美):
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屬于我們自己,從生到死,我們與他人息息相關。
過去和現在,每一次罪孽以及每一次善行,來世終將有報。
我在前面提到,《云圖》的故事中呈現的直接關聯是根據時間相近的兩兩相關。故事A中的律師在航海回舊金山的途中寫下了《太平洋日記》,描述了自己的苦難與對愛人的思念,這本日記被故事B中的基佬作曲家拿到了損毀了一半的日記閱讀。
故事B中的作曲家寫給戀人的信后來在故事C中已是老年的物理學家(作曲家的戀人)被殺害后,女記者路易莎拿到了信閱讀。
影片中還有一個場景是女記者路易莎在唱片店里聽到故事B中的作曲家寫作的《云圖六重奏》,唱片店的店員說這份唱片全美可能只有幾幅孤本,可她卻堅定的對店員說:
我一定在哪里聽過,我確定我肯定聽過。
故事C中女記者路易莎的黑人小孩鄰居很喜歡讀故事書,小孩后來將路易莎的事跡寫作成了《半衰期》,這一書籍被故事D中的老編輯卡文迪許在火車上閱讀。
故事D中的卡文迪許將自己逃離“震蛋屋”的經歷編寫成了《卡文迪許受難記》,后來被拍成電影。這一影片在故事E中被星美451看到。
E故事中的克隆人星美后來的啟示錄成為了S故事中牧羊人扎克里等人的《圣經》。她在山谷中被當做耶穌一樣膜拜,可人們不知道崇拜是為了什么。
接下來我畫一張圖直觀得介紹《云圖》六重奏故事的直接聯系構成。
就像星美451說的一樣,“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屬于我們自己,從生到死,我們與他人息息相關”。在《云圖》六重奏的故事中,每一位主人公身上散發出的微弱光芒都通過機緣巧合傳遞給了后世,最終成為了老年扎克里心中的那副屬于人類的光輝云圖。
浩瀚的星空之所以無垠,必定是因為閃爍在夜空中的無數星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云圖的一部分,你的每一個不經意的善舉,都有可能改變世界。
影片的結尾,身處外星的人類后代小女孩問扎克里爺爺。
爺爺,那一顆是地球?
那顆散發著藍色光芒的就是。
第三篇章 :電影技法、風格、細節與象征元素
(1)電影技法:導演、演員、剪輯
拍攝《云圖》時,湯姆·提克威、沃卓斯基姐弟把影片分為了兩撥人來導演拍攝,這兩個團隊互不干擾,號稱除了演員之外不共用任何資源。
由于云圖的六個故事本身就風格不一,我想導演這樣的處理是沒有給影片造成突兀的,也會還能加分。
《云圖》的主要演員有湯姆·漢克斯 、哈利·貝瑞、雨果·維文、吉姆·布勞德本特、吉姆·斯特吉斯 、裴斗娜、凱斯·大衛 、本·威士肖 、詹姆斯·達西,前面幾位都是耳熟能詳的大神了。 (周迅跑龍套就不提了........)
這九位神仙演員在電影固定的拍攝檔期內扮演了四十七個有臺詞的角色,相當于平均每位演員扮演六個角色,部分演員甚至出演了跨越性別、人種的角色,部分角色還是戲份很多的主角。
這個技法有可能是導演想讓這個故事本身的“輪回”感更強,而這對演員的功力和服化團隊的技術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不要忘了《云圖》的故事時間跨度實在是太大,而這些人又都是專業演員,在同一個檔期內很有可能還有其他的作品也在拍攝,完成不同角色之間的轉換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很難想象他們是怎么做到的,也許是我有點臉盲,我直到看第二次的時候才發現有點奇怪,第三次才完全發現其實這里面那么多角色都是那幾個演員在演........這幫人玩的真嗨.......
《云圖》獲獎最多的項目必定是在剪輯上,剪輯團隊控制了六個故事平行的開篇、發展、高潮、結局。可以想象,影片前期的文學劇本改編和分鏡頭劇本編寫是一場浩大的工程。
影片中,不同故事中的人物獨白都串聯在了其他故事中,《云圖》多次采用聲畫錯位,讓六個故事的關聯顯得更加緊密,且并沒有給敘事帶來違和感。
我個人認為,《云圖》在電影制作水準上已經達到了奧斯卡的門檻。但有可能是影片中的無神論價值觀和若隱若現的東方古典哲學觀讓西方評論界不太買賬,這部影片在西方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2)反英雄主義風格
《云圖》在風格上最大的可取之處在于它沒有英雄主義色彩,相比美國隊長拯救世界,《云圖》是一部屬于平凡人物的溫暖史詩。
下面我每一個故事做一些簡單的介紹,大家會發現《云圖》中的人物全部與他人聯結在一起,他們或是受到幫助或是引發改變又或者以悲劇收場,這些故事本身就具有反英雄主義的一面。
故事A:我的命是一個解放了自己的奴隸救的
故事A中的律師猶因·亞當被黑心醫生古斯百般折磨,謀財害命。在太平洋遠航途中他搭救了從奴隸莊園逃跑的黑奴奧圖阿,最后被這位地位低賤的黑奴從醫生手中所救,回到美國舊金山與妻子團聚。
故事B:我相信有一個更好的世界在等著我們,我在那里等你,來科西嘉的星空下找我吧,那是我們初吻的地方。
故事B中的同性戀作曲家費羅比舍被父親剝奪繼承權、被社會歧視、被老作曲家威脅壓榨嘲笑,在完成《云圖六重奏》后為了愛與尊嚴選擇了自殺。(這個基佬故事逢看必哭,特別是蘇格蘭紀念塔上這一段ㄒoㄒ)
故事C:我們的生命和選擇就如同量子軌跡,只有理解此刻才能知曉下一刻。每一次交叉,每一次相遇,都預示著新的方向。
女記者路易莎·雷繼承父業做了記者,一直做小報消息的她無意中接觸到了一樁驚天陰謀。試圖幫助路易莎爆料的老年物理學家和核能公司員工都被暗殺,記者也陷入了追殺。路易莎最后在老人的侄女和父親友人幫助下曝光了一樁巨大的石油財團陰謀,路易莎最后對父親舉起了酒杯。
故事D:自由,現代文明發出的無病呻吟,只有失去自由的人才對此略知一二。
老編輯卡文迪許是片中典型的市井小人,他蹉跎一生,對愛情缺乏勇氣對事業缺乏上進。在黑社會的逼債下求助于自己的富人弟弟,不料因為其和弟媳婦有染,懷恨在心的弟弟將卡文迪許騙入偽裝成療養院的監獄。爾后他伙同“療養院”的一群被兒女遺棄的老人逃出升天,找回自己的初戀,寫作《拉文迪許受難記》。
故事E:無論是生于子宮或是容器,我們都是一樣。
在基因工業發達的未來,人類分成了純種人和克隆人,克隆人被當做奴隸使用。克隆人星美451被反抗軍張海柱喚醒,她發現克隆人的“極樂歸宿”其實就是殺死和回收,這一切都是騙局。覺醒后的星美前往衛星發射站向所有地外殖民地廣播她的話語,造成了一場革命,但反抗計劃隨后失敗,星美被當局政府處死。
故事S:如果不是老喬治,是誰造成了大衰落?
在末世后的106個冬季,世上僅存的人類回歸了原始狀態,山谷中生活著信奉星美的溫馴愚笨的牧羊人和科納食人族。牧羊人扎克里被“老喬治”纏身,他目睹了妹夫和侄兒在森林中被食人族殺死,“老喬治”慫恿扎克里躲起來,茍且偷生。
在擁有末世前科技的女先知梅洛內到來后,“老喬治”又慫恿扎克里殺死女先知,后來扎克里得知先知們的家園也正在毀滅,他抵御住了“老喬治”的誘騙,帶領先知穿越食人族領地找到地球上最后一個發射臺向外星殖民地發出了求救信號。
在回程的路上牧羊人的村莊被食人族毀滅,女先知救了扎克里,扎克里最后和先知人一起離開了地球。
(3)影片細節與象征元素評析
影片細節:藍寶石
象征元素:貪婪與邪惡
正如第一篇章中我所主張的,故事S是《云圖》的中心,影片中許多象征元素最后都歸總在了故事S當中。
在故事A中,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黑心醫生古斯,在看到律師亞當馬甲上的藍寶石紐扣時頓時心生貪欲。后來,古斯在用毒藥把亞當毒害至昏迷后迫不及待得取下藍寶石紐扣放入自己的口袋。
在故事B中,也是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旅館門房,在看到作曲家身上穿的馬甲后,同樣貪婪的據為己有。
在故事S中,還是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牧羊人扎克里,開場便從地上拿起了藍寶石放進自己的口袋,在S的幾個場景中都出現了他和藍寶石,后來扎克里把藍寶石做成項鏈戴在脖子上。
最后,在扎克里與先知并肩與食人族作戰的場景中,扎克里被食人族勒住脖子,險些斷氣,藍寶石項鏈在這個時候斷裂,救了扎克里一命,扎克里反身營救了女先知。
影片細節:牧羊人信仰星美
象征元素:人類的信仰
在S故事中,星美變成了山谷牧羊人的神靈。回歸原始生活狀態的牧羊人沒有從星美身上繼承反抗和覺醒的意志,而是開始了盲目崇拜。
千百年來,人類有過許多信仰。宗教、偶像、金錢,到底是什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在這個象征元素中,《云圖》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人類應該信仰自己。
女先知在告訴扎克里星美只不過是一介凡人且渡過了苦難的一生時,扎克里受到“老喬治”的鼓動,說女先知褻瀆了他的信仰,要求扎克里殺掉女先知。
在山谷村莊被食人魔屠殺后,扎克里在森林中被食人魔襲擊,就在扎克里原先藏匿看著妹夫和侄兒死去的石頭后面,女先知出現了,她用武器打死了食人魔。
盡管這個情景看上去導演安排的很刻意,但還是出現了關于信仰象征的答案,食人魔全部被擊潰以后,女先知對扎克里感嘆了一句:
而扎克里對著女先知說:
影片細節:彗星形狀的疤痕
象征元素:因果輪回與反叛精神
在整個《云圖》故事中,ABCDES六個主要人物身上出現的統一形狀彗星疤痕是唯一貫穿全片的視角線索,只要大家認真看,很快就可以發現,影片中甚至還有臺詞為這個細節做了提醒。
首先,關于星美的彗星,有人說那是項圈的疤痕。我特地考證了一番,在影片中曾經出現過一個場景,是星美451去看和她一樣的克隆人被處死,處死前取下項圈的鏡頭導演給了特寫,那個克隆人就沒有這個疤痕,所以星美的彗星是實錘,不得再議。∩_∩
ABCDE這五個故事中的彗星都是按照時間順序出現的,而S故事中的扎克里不一樣。按理來說扎克里是影片中第一個出現的人,可他的彗星在影片最后才出現,就在老年扎克里光禿的后腦勺上。
彗星劃過夜空,轉瞬即逝,如煙花一般燦爛而又孤寂,電影中的角色就像彗星一樣,用自己的生命點亮了絢爛的云圖。
我們都知道彗星若干年就要回歸一次,本身就象征著一種輪回。彗星的出現意味著主人公們打破陳規、追求自由的精神輪回,他們做出的決定各有不一,但本質卻驚人的相似。
影片的最后一個鏡頭和第一個鏡頭幾乎一模一樣,鏡頭上搖對準了宇宙星云,但是和開頭不一樣,結尾處有一顆明顯的彗星劃過。
《云圖》是一首人性交織的六重奏,在觸及人類歷史進程時,它采用了一種反進步史觀。我們不禁自問,是什么樣的東西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亦或者是更糟糕?
當那首優秀的電影配樂《Cloud Atlas End Title》影片的終曲響起,由孤寂的鋼琴獨奏開始,猶如在宇宙形成之初的漫長黑夜等待。
回首浩瀚宇宙中我們人類的渺小歷史,它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它從來不就是一首由真善美構成的華彩樂章:
堅持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尼古拉·哥白尼被燒死在羅馬的鮮花廣場;
堅持人類是從低等生物進化而來的查爾斯·達爾文被時代唾棄、備受教會迫害;
堅持人人生而平等的馬丁·路德·金被槍殺在汽車旅館;
堅持廢除種族隔離的納爾遜·曼德拉在監獄中被剝奪自由27年;
也許在遙遠的未來人類發現了地外文明時才會明白,不斷的推翻自我與打破陳規是人類的種群特質,但至少在現在抬頭仰望著漫天星斗,我們會因為彼此的存在而并不孤單。
《云圖》的故事并不高深莫測,它就時常響徹在我們的身邊,也許就在此時,就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