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教《岳陽樓記》,師生的課堂表現有值得肯定的,有做得不好的。
還記得上一年上《岳陽樓記》公開課的情形,花了很多的時間和心思備課,課后也得到了一些肯定。當時的遺憾是“賞美景”部分處理得過于倉促,并不是很好。但是后面的內容,現在想來那是一種很讓人享受的課堂氛圍。有出乎意料的精彩回答,也有充滿感情的朗讀。
今天再上此文,首先是我自己沒有了當時平和的心境,瑣事纏身,花半天的時間研讀文本寫下自己的思考,實在是太難得了。上課前一節課才坐下梳理思路,前一年的設計已忘記大半,幸運的是有之前寫的公開課教學反思的長文,幫我還原了當時的設計思路,我真的感謝當時努力的自己。如果能有幸回到當時的那種狀態,我想我會更加珍惜安心備課的時間。
今天的課堂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是賞美景部分,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賞析、表達,在引導了學生學會賞析句子的同時,也幫助一些學生樹立了學習語文的信心,這一切都得益于我放慢了學習的腳步。到體會“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情感階段,學生并沒有很好的領悟,朗讀得也并不好,其中蘊含的復雜感情并不是自己領悟而是依靠老師的牽引得出的,這一點在以后上課時要注意。
課堂,一定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倉促奔赴下一環節,得到的印象都是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