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1000字
雅蘭
??2016年3月15日
我是誰?我是雅蘭。
我是誰?我是許敏。
我是誰?我是一個41歲的女人。
我是誰?我是上過大學的人,學歷本科,中文系。
我是誰?我是一個做過老師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4歲女孩的媽媽。
我是誰?我是一個不會做飯的男人的妻子。
我是誰?我是一個保險銷售員。
我是誰?我是一個沒有媽媽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還有爸爸哥哥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喜歡運動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喜歡狗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渴望美麗優雅的女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學習易經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傳遞愛與溫暖,靈性的女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善于學習感性的人。
我是誰?我是個喜歡唱歌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愿意付出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有想法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有愛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追隨自己好感覺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用好感覺去生活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把好感覺去帶給別人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喜歡用文字記錄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快樂、和平、喜悅、幸福、富足的、有愛的女人!
我是誰?這是我以及很多人都一直想搞清楚的,糾結一生,很多人在臨死前都沒有搞明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任務是生什么?我也曾經非常的不明白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是什么?記得小時候,我在夏日的陽光下,漫無目的的抓蜻蜓,搗馬蜂窩,挖野菜,漫無目的的生長。到了中學,每天自己起的很早,走很遠的路去上學,仿佛要走一個世紀,每天聽著鐘聲進進出出教室,有時被老師表揚,偶爾被老師批評,偶爾考到90分,很多時候試卷考到6、70分,偶然有的科目不及格。一到開家長會 ,父親會從鄉下騎自行車趕來,我會等候在教室外面,坐在黑黑的球場發呆,開完會,父親一路上會表情嚴肅教育我們,直到回家甚至很晚的時候。初中我寄住在爺爺家,我家在鄉下,爺爺是退休的話務員,他分到的房子很小,我和兩個哥哥住在房子的過道,第二年,爺爺和叔叔分到了新房子,在二樓,兩室一廳,爺爺和奶奶一個房間,叔叔和嬸嬸一個房間,我和三個哥哥睡客廳,爺爺后來買了電視,我可以在吃飯后看會兒電視,那時候跟著看的是新聞聯播。我會準時的看到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升起,我知道,北京是首都,電視節目是從北京制作發往全國的。有一天課間在操場的單杠上玩,一個女孩看不起我,她是城里人,我是鄉下人,我們爭著玩單杠,我們發生了矛盾,我和她和吵了起來,我只記得最后我對她信誓旦旦的說:“我以后會去北京的”。后來還有一天晚上我和爺爺奶奶吵架了,我第一次煩悶的自己離開家到外面的馬路上走走,我走在路上,沿著馬路走了很久很久,我想一直走到北京去。那是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力的記憶。
后來中考了,我考上了普通高中,那時候考前老師們天天給我們說只有考上重點高中才叫成功,我很想成功,我想考上重點高中,于是開始很努力,可是我還是沒有考上重點高中。我們那個學校當年也沒有幾個人考上。爸爸媽媽是老師,爸爸主要管我們的學習,中考后,爸爸問我的想法,問我要不要上普通高中,那時我們班有人復讀,復讀生的學習比我們好,爸爸問我要不要復讀,我想上重點考中,我說我選擇復讀。城里的中學爸爸沒有關系,爸爸幫我聯系到鄉下的一中學去復讀,校長是爸爸的朋友。我開始了復讀,我從初二開始復讀。爸爸說我年紀小,基礎不好這樣我可以打牢基礎,那個學校是住宿的,但是那個校長叔叔,借給了我一件房,我不用住在學生的宿舍里,我去過宿舍,那里很擁擠,但是吃飯很熱鬧。晚上我們要上晚自習,我開始很自發的有意識的去學習,于是我開始成為了班里的優秀學生。第二年我又轉到以前的學校讀初三,那個班是一個差班,班里很多調皮的學生,班主任是一個年輕的男的數學老師,叫羅錦江。那時我的成績很好了,一般都能考到90分,后來我成為班長,后來我順利的考上重點高中,當時只有兩個人考上,重點班有一個,加上我。如果沒有我,學校當年只有一個人考上重點高中。羅老師很開心,因為我的成績,后來羅老師的工作也越來越好了,在學校慢慢被重用了。
上了高中,我們區的重點高中,我很驕傲,可是我的成績一般,當時只比重點高中的線多十幾分,我還以為自己很好了,后來到了高中才知道,有的人的成績非常的好,竟然會比我高100多分,幾乎滿分進學校。我好像也很努力,但是我的成績在班里幾乎都是中下水平,上不去。我應該是智商一般的孩子。三年下來,高考我落榜了,那年我們學校的升學率不高,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在我們高三時自己下海走了,原因是學校不給解決他的女友后來是妻子的戶口和工作的問題。老師叫包東,教語文,上課很好,我對中文的喜歡應該就是被他引發出來的。我記得他每次上課都會介紹一些世界名著讓我們去看,還會有古詩詞的賞析。我開始去看世界名著了,我喜歡朗讀語文課文,這個媽媽在小學教會我的,我媽是我小學的語文老師。這個習慣后來成為了優勢,一直到了現在。高中時我最好的兩科之一就是語文,我曾經考過94分,全班第二名,其實那次是運氣好了,我買了一本輔導書學習,我認真的做了每一課后的習題,幾乎都記住了,結果老師那次期末考試出題幾乎都是選用了那本書上的,于是我得了高分。不過我后來更加喜歡學習語文了,當年老師讓我們每周都要寫日記,我養成了寫作的習慣。另一個每次考試成績很好的科目是體育,其實這個也是源于父親的培養。父親喜歡體育運動,是小學的數學、地理、體育老師,從我記事起,父親每天早上都要帶我們去跑步,他教會了我他會的每一種體育運動項目。特別是冬天,父親更要我們去晨跑。學校放寒假了,我和哥哥們每天都會被父親從溫暖的被窩里叫起來,即使是寒冷的下了厚厚的雪,我們依然必須去跑步。父親給了我很好的身體,給了我一個特長,我一直體育很好!初中時,高中也是,大學也是。
第一次高中我沒有考上大學,我想上重點大學,我連二本也沒有考上,三本是壓根不想去。于是我選擇了復讀,這一次我復讀高三。我學習更加刻苦了,這時,父母都陸陸續續從鄉下進了城,我們家團圓了,父母所在的教育局也分了我們房子,雖然很小,但是總歸有自己的房子了,我們再也不用租房子了。復讀那年,我經常學到很晚,起得很早。我們家住在一個十字路口,經常是聽著窗外路旁的商店關門,然后再聽著街上的人開始稀稀拉拉的出現直到繁榮。那年冬天,寒風透過木房子的縫隙滲進,我坐在床上看書睡著了,臺燈沒有燈罩,我,跟著我歪倒在床上,燈泡的溫度引燃了棉被,我被烤醒了,看到一片火海,我趕緊下樓打水,把燃燒的被子澆滅。哎,差點被燒死。
不過,大難不死必有好報,那年我考上了大學,一所武漢的重點大學。于是我的生活開始離開了家鄉,生命開始了新的篇章。
這些是我在家鄉的關于學習的記憶。我發現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過去我會覺得自己不夠幸福,現在看來,其實我發現自己有一對很好很好的父母親,他們倆幾乎用盡全力來為我創造最好的學習成長的條件和環境,無私的愛我,為我付出。我有很好的親戚朋友,同學老師,沒有他們的陪伴付出,我是到不了今天的北京生活。
一個很重要的體驗,其實我們生命每一刻都是生命最好的最好最好的呈現了,我們要去體驗收獲生活的幸福!而不應該去傷心痛苦和悔恨,不對,是不要沉迷于。生活的不如意和不順利是在提醒我們要注意這塊的問題了,我們完全可以更好的。
作為人,我們真的是一個很有靈性的動物,我們的感知決定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意識決定選擇的好壞的方向,決定我們的生活的質量,生命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