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六忘記這是他在和平路小區(qū)18棟的第幾個日子了。
清冷的街道,偶有幾只冷得瑟縮的小鳥經(jīng)停在道兒中間,低頭啄食。
王五六坐在18棟樓道口的小推車上,伸脖兒細細地看――好像是昨天的那只鳥兒吧?不對,脖頸上并無那圈白色的毛呀,難道是前天的么?
像這種對話,經(jīng)常一對就是一整日。
太陽漸高,和平路小區(qū)路上,開始有人氣了。王五六看著17棟的樓道口,心想著翔翔該上學了吧?翔翔今年5歲上下,圓圓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留著西瓜頭。
王五六格外注意他,是因為覺得他特別像自己的外孫星星,尤其是那個西瓜頭。
王五六,今年六十八了,鰥居。早年在部隊里待過幾年,后來成了家,就和老婆在和平路小區(qū)附近,拉個小推車,擺攤賣些小吃食。老伴呢,八年前癌癥走了,他就收了小攤。這幾年兩個女兒――大妮和二妮,也陸續(xù)地嫁了。他年紀大了也怕折騰,就一直呆在小區(qū)里。兩個孩子,一年回2趟家,那是王五六最開心的幾天,余下的日子,就只剩下這輛小推車了。
一開始,大妮要接他過去住。才半個月,大妮的婆婆就鬧得不行,說話夾槍帶棒地讓他走人。大妮家也很難,丈夫不掙錢,公公婆婆也只會賭博。王五六不愿大妮為難,謊稱自己托老鄉(xiāng)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包吃包住,讓大妮寬了心后就回了家。年紀大了,眼睛耳朵都不好使了,哪里有地方要一個老頭子干活呢?他只好拉起小推車,用紅漆油上“廢品回收”,開始走家串戶收廢品,有時候也撿一些。
五六年前,二妮生下星星,忙活不過來。王五六就過去,給二妮帶娃娃。
王五六高興壞了,一個月去老伴墓地5次,絮絮叨叨地說話,講一個上午或下午。王五六對著墓碑:“誒,你以前不是老嫌我八棍子打不出一個屁嘛,現(xiàn)在你又該嫌我話多煩人了吧,嘿嘿,你看看你……”
星星很聰明,眼睛明亮又有神,全家都愛他。每天早上,一起來,王五六就給寶寶擦身子,抹臉,換紙尿片,沖奶粉,洗衣服,手腳麻利得很。看著星星打盹,搖著小手,慢慢從吃糊糊到能夠吃粥,面條,一點點長大,王五六覺得日子仿佛都活了,自老伴去世,他很久沒覺得日子這么有意思了。
星星快2周歲的時候,已經(jīng)很會“爺爺,爺爺”地叫喚了。王五六總抱著星星,對鄰居們說,我家星星可乖可聰明了。
有一次,王五六想給星星煮鍋魚頭湯,水放去燒了,他去外面收拾魚。囑咐星星不要亂動。
突然聽見孩子在屋里嚎,王五六一驚,把魚一扔沖進去,看見星星舉著胳膊坐地上哭得快要暈厥,水壺倒在一邊。星星碰倒熱水壺了。
王五六是粗人。又驚又怕之下,除了抱住孩子給他吹氣外,腦子懵了。半響才想起打電話給二妮……
星星手上掉了塊皮,看完醫(yī)生抱回家,疼得整夜整夜地哭,王五六也心疼內(nèi)疚得整夜守在床前,二妮讓他去睡也不肯走,他實在不知道怎么面對女婿一家……
王五六再一次搬回和平路小區(qū)18棟。
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打開老手機,確認沒有電話后,洗漱,拿上帽子下樓買早點。然后,倚著小推車坐一天,看人來人往。天氣好,也會去撿點廢品。
他不愿在家里待――家里冷。有時候,他一周也說不上一句話――他的朋友們只是偶爾來看看他,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實在無聊得緊了,他就一個人自言自語,腦海中模擬對話,有時候一個人在那里笑。
哐――一塊小石頭落在他的腳邊。王五六從對話中抽回思緒,原來是翔翔。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玩擲石頭呢。
王五六張嘴怔怔望著翔翔,他那雙亮亮的眼睛實在太像星星的了。
他囁嚅了下,想要跟翔翔搭些話,但又不知道說些什么。
尋思間,自己已經(jīng)站起來了,“誒――是翔翔嗎?――”
翔翔抬頭一看,飛快地往后縮,“別過來!神經(jīng)病!”跑走了。
王五六更加怔了,一會后,轉(zhuǎn)身上樓,訕訕地說:“唉――還是我家星星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