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夏九九
在加拿大所有工程界畢業的學生,畢業時都要參加一個儀式,叫做工程師冠名典禮。學生們不但要宣誓,每個人還會得到一枚指環,要求戴在小手指上作為警示。
這個儀式源于一座非常著名的大橋——魁北克大橋。在大橋建造之初,當大橋馬上就要竣工,人們都在籌備竣工典禮的時候,大橋的南部瞬間轟然倒坍,86名正在施工的工人和19萬噸的鋼材全部落水,只有11人生還。
大橋坍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在建造的過程中,沒有進行加固、統籌,沒有進行全盤的結構性重新設計的情況下,把一個500米的位置擅自延長到了600米。就是這樣一個改變,讓大橋整個倒坍。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結構的重要性。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結構”都在其特定的位置發揮著重要乃至決定性的作用。
同樣,思維也有結構,有結構的思維稱之為“結構性思維”,其核心理念源自經典的“金字塔原理”,經過多年的發展演進與本土實踐,這個思維方法日臻精湛。如今,“結構性思維”已成為高能職場人士運用最廣受益最多的思維工具。
1.
什么是結構性思維?
化混亂為有序的思維方式。
人的行為不同,是因為背后的思維方式不同,面上的表達不清,實際上是思維混亂。思維決定了行為,而行為決定了結果。所以,如果想要得到正確的結果,就必須用正確的思維來取代錯誤思維。所以,改變結果,從改變思維開始。
你擁有怎樣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思維,不一樣的思維將會帶給你不同的人生?。ㄑ由扉喿x《不管你信不信,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你的人生 》)
《結構性思維:讓思考和表達像搭積木一樣有序省力》這本書所講述的結構性思維,是指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從結構的角度出發,利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從整體到部分和部分到整體的思考過程有標準,并有工具),有序地思考,從而更清晰地表達,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簡單說就是想清楚,說明白。
2.
結構性思維的四大原則:結論先行、上下對應、分類清楚、排序邏輯。
01結論先行
結論先行是結構性思維的四大原則之一,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三種情況,必須結論先行。
①時間緊迫。
比如時間非常緊迫的情況下,向領導匯報工作、同客戶進行信息反饋的時候。
②TA需要。
只要你溝通和表達的對象對結果的敏感性,或者對結果的感興趣程度,超過對原因,都建議先說結果。這也是結構性思維提倡的:思考的過程和表達的過程有一個利他性的原則。
③信息復雜。
當某件事的來龍去脈,背景信息很復雜的時候,要結論現行。比如有人和你說,我跟你說個事兒吧,然后blablabla……你會按捺不住說:停,你要問我什么問題?當信息很復雜時,先說
02 上下對應
做到上下對應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站在受眾角度反過來思考:這樣對應嗎?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就是要回過頭來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上下嚴格對應。
比如幫你介紹個男朋友吧,什么條件?高富帥。那我接下來要解釋的,就是:有多高?多富?多帥?
例如,在給出結論和論證之后,再想一想,這樣的論證是否真的是能夠嚴格推導出結論呢?如果能,那么論證的嚴謹性體現在哪里;如果不能,那么論證哪里存在缺失或不足?只有這樣反過來再檢查一遍,才有可能確保上下對應。
03 分類清楚
分類是結構性思維中必須要有的行為要求。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要素,就需要分類。
從思維的角度看,分類清楚使得結構性思維不再是對問題機械、簡單地肢解,而是內在邏輯的體現。分類充分體現了思維邏輯性、結構性,使得思考更有條理。
從分析的角度看,分類清楚可以幫助我們盡可能地把事情考慮周全,將一個概念或一件事努力地解構,從相關的各個方面去審視和分析。從使用的角度看,分類清楚可以使復雜的事物簡單化。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分類,我們在書籍浩瀚的書店或者圖書館中又如何能輕松找到我們想要的書籍呢?女性的化妝品也是通過層層分類,根據膚質、季節、年齡、功效、使用場景、色系等細分出永遠買不完的化妝品。
04 排序邏輯
排序邏輯是讓人更容易記憶和理解的一種方式。在文章中、說話時,常常使用“首先、其次、最后”這一類的關聯詞,受眾就很容易清楚我們所描述的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和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在職場上,按職級排序是唯一不需要解釋、沒有異議、準確無誤的排序方式。
3.
結構性思維在表達中的運用,顧名思義,重點不在演講的技巧上,而在結構上。只要開始演講,你的腦海里就要有一條線,將演講內容分為三個部分:開場白—內容主體—結尾。無論奧巴馬、喬布斯還是馬云、李連杰,所有好的演講都是由這三個部分構成的。
01 開場白,要熒屏炸裂。一開場的時候就能夠抓住大家的注意力。
02 內容主體,要擲地有聲。從結構上來說,在論點、論據上具有影響力和說服力的。
03 結束語,要一錘定音。目的是讓這樣一個演講能夠說服你的聽眾。
在《高效演講:斯坦福最受歡迎的溝通課》一書中,作者則將這一結構運用得更加巧妙。同樣的結構被形象地稱作“坡道—發現—甜點”,并闡述了一些具體的做法。
01 坡道即開場白,是從關聯性出發的,用“觀眾為什么應該知道”做坡道,會很容易引起全場的興趣,有時候坡道已經決定了你的成敗。即找到關聯性:聽眾為什么要關注我?
常見的坡道有:
-以“你們”開頭,說出聽眾的心聲。
-運用強大的有震撼力的數字。
-提出問題?!澳銈儺斨杏卸嗌偃嘶巳松话氲臅r間開會?”“有沒有人知道現在北極熊的數量?”
-令觀眾震撼?!拔覀冋媾R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坦白?!拔乙恢焙ε鹿娧葜v,所以我更加努力去學習……”
-運用“想象”這個詞?!跋胂笠幌挛磥?0年各位的購物習慣……”
-講述歷史軼事。
-講故事。“今天早上我出門的時候,我兒子問我……”
-路線圖,帶聽眾了解演講流程
-告訴人們你的演講有多長。
-讓聽眾預覽你的議程安排。
-設定互動規則。
當然,如果演講很短,就抓緊時間開始講你的“發現”部分吧。
02 發現是演講的內容主體,即你需要對方知道的三件事,把你準備好的三個要點逐一講清楚,視時間長短來決定詳略。
無論你需要講多少事情,都請你把它歸納為三點。因為人的大腦,只能有效的對付三件事。
還記得你準備的三件需要對方知道的事情嗎?在這部分逐一地清晰具體的講出來。
比如對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醉酒駕車有什么危害”“你對他的期望是什么”“你允許他開車的承諾和條件又是什么?”。
03 甜點是演講的收尾、結束語,讓聽眾記住你的演講。千萬不要在問答環節結束演講,一定要最后自己收尾。這是你把感性發揮到最大的時候,最好的甜點是一則故事、軼事、一個比喻或想象、名人名言和坡道呼應的故事等等。
甜點部分不再給觀眾任何新的信息和觀點、數據,因為這時候大家已經準備結束了。這時候要給他們的是完全感性的東西,記住,人們在感性時才會行動。
記住,你和好的演講者之間可能只差一張圖的距離,一張幫你構建基本的結構框架和邏輯的圖。如下圖。
清晰表達,別著急!想清楚,說明白,結構性思維可以幫到你。
-End-
來了求點贊??,喜歡就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