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心中都有詩和遠方,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家。每一人都有自己的鄉愁,當我們離開故鄉,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時,鄉愁就開始在我們心中生長駐留!似曾相識,故鄉的樹,故鄉的云,故鄉的土,故鄉的風土人情都在這他鄉遇到,不由得勾起了濃濃的鄉愁!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沒有在鄉下生活過的人是不會深刻的理解詩和遠方的田野。相對于現代生活切割成一個個方盒子的所謂“商品房”小區長大的孩子,農村的那種自然、自由、自在、自主的生活卻又顯得那么彌足珍貴!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自古以來,每一位游子都心懷鄉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杜甫的鄉愁,“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是王昌齡的鄉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李白的鄉愁。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生命從開始孕育時就已經開始吸取著一個地方的營養,那兒的水,那兒的山,那兒的空氣,那兒的風土人情,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個生命。這就是我們對故鄉無比深愛的原因,也是鄉愁的起源。
圖片發自簡書App
鄉愁承載的是如癡如醉的夢境家山,是勾起你生命中的情感寄托,亦或是回憶的美好畫面,再者說是你心靈的港灣。有時候一片落葉,一座山,一朵白云,或者說是一面殘垣斷壁都會讓你凝望很久,佇立停留,喚起萬般思緒!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社會大分工,工業革命大生產進程里,故鄉已經尋不到故鄉的感覺,故鄉也變得不再故鄉。人才的流失,人口的城鎮化,老屋的拆遷,農村已不再是農村,是變成工業時代的農村,亦或是慢慢消失!在外的游子尋找不到故鄉,只有慢慢找到恰似故鄉的云,好似故鄉的情……來填補人人心中那詩和遠方的鄉愁!不知不覺在他鄉,變成了故鄉。只是偶爾難過時 ,不經意遙望遠方。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