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識記生字詞;了解作者蕭紅及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
2.學習精讀的方法,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握關鍵語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義或作用。
3.學習本文善于從生活瑣事中去展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4.了解魯迅先生智慧、溫和、平易近人的另一面性格,體會魯迅先生生活平凡、為人寬厚、待友真誠的美好品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 ? ? ? ?魯迅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高度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先生雖然是文學巨匠,并非高高在上,他周圍還是有許多文學青年愿意“親近”他,著名女作家蕭紅就是其中的一個。蕭紅是魯迅的學生,與魯迅交往甚多。魯迅逝世后,蕭紅寫了《回憶魯迅先生》一文。該文向讀者展現了一個血肉豐滿、形神兼備魯迅形象。同時還表現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從細微處顯示了魯迅的偉大思想和人格。有人說蕭紅寫這篇文章是帶著一個女兒對父親的崇敬來寫的。那么,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文本去看看日常生活中的魯迅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吧。
出示魯迅先生的《自題小像》,請同學們談談對魯迅先生的認識。
? ? ? ? ? ? ? ? ? ?原詩:? ? ? ? ? ? ? ? ? ? ? ? ? 自題小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魯迅
? ?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靈臺:指心,古人認為心有靈臺,能容納各種智慧。神矢:愛神之箭。風雨如磐:風雨,在這里指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磐,扁而厚的大石。風雨如磐,比喻國家和民族災難的深重。故園:故國、祖國。
寄意寒星:語出宋玉《九辯》:“愿寄言夫流星兮”。宋玉以流星比賢人。這里的寒星從“流星”轉化而來。寄意寒星,是說作者當時遠在國外,想把自己一片愛國赤誠寄托天上的寒星,讓它代為轉達于祖國人民。
荃(quán)不察:語出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衷情兮”。荃,香草名,古時比喻國君,這里借喻祖國人民。不察,不理解。
薦:奉獻。
軒轅:即黃帝,是古代傳說中的氏族幫落酋長。
全詩解釋:我的愛國之心猶如被愛神之箭所射一般無處可逃,祖國正在風雨飄搖中黯然失色,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給人民,然而人民卻難以察覺,我誓將我的一腔熱血報效我的祖國。
? ?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魯迅活潑天真,但是許多人提到魯迅的印象是深邃、沉重、嚴厲、倔強、勇毅、果敢……濃黑的一字須,根根向上的頭發,吸著煙斗、面目嚴肅冷峻,他似乎“對一切人都懷有憂慮和敵意”,但那卻不是他的全部,他活著的時候,周圍有許多文學青年愿意“親近”他,蕭紅就是其中的一個。我們今天一起走進蕭紅筆下的魯迅。?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朗讀課文,圈畫文中生字詞。
(1)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咳嗽(ké sou)? ?舀(yǎo)? ?虹口(hónɡ)? ?調羹(ɡēnɡ)?
絞肉(jiǎo)? ? ?膩(nì)? ? 闔(hé)? ? ? ?校對(jiào)? ?
疙瘩(ɡē dɑ)? ? 揩(kāi)? ?深惡痛絕(wù)
(2)注意下列多音字的讀音。
? ? 虹口(hónɡ)? ? ?間斷(jiàn)? ? ?調羹(tiáo)? ? ?不濟(jì)
? ? ?虹(jiànɡ)? ? ? 中間(jiān)? ? ?調動(diào)? ? ?濟濟一堂(jǐ)
(3)注意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蕭紅(xiāo)? ? ?脾氣(pí)? ? ? 揩桌子(kāi)? ? ?闔家(hé)
? ? 瀟灑(xiāo)? ? ?啤酒(pí)? ? ? 楷模(kǎi)? ? ??
? ? 洞簫(xiāo)? ? ?裨將(pí)? ? ? 和諧(xié)? ? ? ?隔閡(hé)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1)明朗:明顯;清晰。
(2)安頓:安詳,安穩。
(3)些微:輕微。
(4)草率:(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
(5)深惡痛絕:厭惡、痛恨到極點。
(6)存心:心里懷有的念頭。
(7)不濟:不好,不頂用。
(8)校對:按原稿核對抄件或付印樣張,看有沒有錯誤。
(9)悠然:悠閑的樣子。
3.作者簡介
蕭紅(1911—1942),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縣(現哈爾濱市呼蘭區)人,原名張乃瑩,“蕭紅”是她發表《生死場》時使用的筆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筆名。
1911年,蕭紅出生于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
4.背景鏈接
魯迅為了培育蕭紅這朵中國三、四十年代中國女性文學園圃的奇葩,甘作春泥,甘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傾注了大量心血;1936年魯迅先生去世之后,蕭紅從悲痛中振奮起來,陸續出版和發表了《馬伯樂》《回憶魯迅先生》《蕭紅散文集》《呼蘭河傳》等名篇佳作。由于作者蕭紅跟回憶對象魯迅之間有著直接交往,對回憶對象充滿著緬懷崇敬之情,素材又來自于親歷、親聞、親見,因此作品不僅富于史傳性,而且也富于文學性。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 ? 速讀課文,在每個自然段上標注段落序號。閱讀課文后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作者選取了哪些生活場景來表描寫魯迅先生?
【交流點撥】有以下生活場景:(1)笑聲明朗;(2)走路輕捷;(3)留客吃飯;(4)調侃玩笑;(5)感染快樂;(6)閱讀來信;(7)隨意處理校樣;(8)許先生忙碌的工作;(9)看電影的路上;(10)先生的休息;(11)先生陪客;(12)吃魚丸;(13)認真對待包紙;(14)對待工作和休息等,這些生活場景體現了他和我們一樣也是擁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
【教師小結】可敬的長者,可親的父親。有血有肉的偉人,幽默風趣的智者。
(二)深層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1、作者通過女性視角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試從文中找出這些細微處加以分析。
魯迅先生明朗的笑。真誠,樂觀開朗、平易近人。
魯迅先生走路很輕捷。一往無前、義無返顧的大無畏精神。
魯迅先生和夫人熱情留客,包車送客人。熱情、真誠
魯迅先生喜歡吃北方飯。剛硬的性格。
我在魯迅先生家包餃子、韭菜盒子、荷葉餅,得到先生的贊成。重與依賴,對小輩的體恤。
一個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一個培植晚輩作家的慈祥寬厚的長者
一個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的戰士
一個不卑不亢的學者
一個美滿家庭的家長
一個和藹寬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瀟灑、幽默、風趣、熱情
這就是蕭紅筆下的魯迅。
2、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回憶文章,結構不似前兩篇渾然一體,段與段之間沒有緊密聯系,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卻大量細致地記敘他的工作、生活瑣事的文章卻成為回憶魯迅先生的經典文章。這是為什么呢?
? ? ? ?更真實。讓讀者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魯迅。這樣的魯迅更讓人覺得可親。
? ? ? ?更直觀。讓我們直接感受到魯迅的為人處世,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點。
? ? ? ?更真摯。細節描寫,幾乎無一評論,無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流露。
? ? ? ?更有趣味。許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細節,更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 ? ? ?更有表現力。以小見大的寫法是最大的妙處。
3、本文除了寫魯迅之外,還寫了其他什么人?寫這些人各有什么作用?
還寫了“我”(作者蕭紅)、海嬰、許廣平先生(魯迅的妻子)。寫他們的作用,是側面烘托魯迅。
?本文是回憶性散文,寫“我”的親見、親聞,一是使所敘之事更為真實,二是使情感的抒發更有感人的力量。寫海嬰,主要是通過海嬰的年幼無知、童言無忌,從側面表現魯迅對孩子的慈愛,也與大人的內心擔憂形成對比。? ?寫許廣平,則更典型的側面烘托。她的勤勞堅強,有力地襯托出魯迅的勤勉堅強。文中許廣平的一句話,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富有思想含量。
(三)深層探究——品析語言
1、蕭紅通過女性視角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
? 如文章開頭就是神來之筆:“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么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寥寥幾句,一個樂觀爽朗、平易近人的魯迅形象便躍然紙上。再如:有一次蕭紅去魯迅家包餃子吃,“餃子煮好,一上樓梯,就聽到樓上魯迅先生明朗的笑聲沖下樓梯來,原來有幾個朋友在樓上也正談得熱鬧。”可見魯迅絕不是一個不可親近的人,朋友帶給彼此的愉悅由此可見一斑。
? ?蕭紅還形神兼備地描繪了魯迅的一些習慣動作,比如走路很輕捷,“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這些動作表現出魯迅一往無前、義無返顧的大無畏精神。淡淡幾筆,就畫龍點睛般地勾畫出一個獨一無二、鮮靈生動的“活”的魯迅。
2.文中還有很多語句含義深刻,請認真分析這些語句的含義。
(1)以后我們又做過韭菜合子,又做過荷葉餅,我一提議,魯迅先生必然贊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魯迅先生還是在飯桌上舉者筷子問許先生:“我再吃幾個嗎? ”魯迅先生雖然胃不好,但對蕭紅親手做的點心,就算做的不好,魯迅先生還是在桌上舉著筷子問許先生:“我再吃幾個嗎?”言辭間自然流露出對妻子的敬重與依賴,還有對小輩的體恤。
(2)許先生和魯迅先生都笑著,一種對于沖破憂郁心境的展然的會心的笑。蕭紅深受魯迅爽朗的笑聲的感染,也學會用好心情回報魯迅,這句話充滿著溫馨和諧與其樂融融。
(3)但他還是展讀著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來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濟時,便戴起眼鏡來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時光。他嚴格約束自己,卻能寬容對待別人,對青年人的愛體現無遺。
(四) 課堂小結
? ?同學們,這篇散文通過對魯迅先生一些生活細節的描述,讓人感到真實、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魯迅形象,抒發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熱愛和懷念之情。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會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表現人物性格,學習魯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關愛親人、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精神。
五、作業布置
1. 觀察你最熟悉的一個人,學習本文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細膩生動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寫兩到三件事。
2讀 鄭振鐸《永在的溫情》? ? ? ? ? 孫伏園《憶魯迅先生》? ? 藤野嚴九郎《謹記周樹人君》? ?談談對魯迅你有哪些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