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與北方從來就是文人筆下鐘意的話題,無論是論及風土人情還是地理環境,最根本的還是在于作者本身的感受,只有走過南北的街道,見過南北的風景才會對南北的迥然不同深有體會,這種感受非書上所讀,非聞中可知,必須建立在身臨其境之上,才能體會到紅葉飄零與枝繁葉茂的不同心境。
我生長在一座南方小城,并有幸在大學四年里生活在一座北方老城。中國自古北盛南衰,北方有歷朝歷代,南方只留得一“南蠻之地”的窘迫形象。我成長的南方小城早年沒有聳立的高樓大廈,沒有星羅棋布的工廠,更沒有歷史悠久的宮殿紅墻,有的知識青山綠水,市井小道,嘈雜的集市和參差不齊的小平房,但這并不妨礙我對這座小城的愛。破舊瓦片下飄出的陣陣米粉香,街坊鄰里溫情的走家串戶,小伙伴們圍著院子也能度過漫長的一日時光。太陽照常升起,生活安逸自在。
有一天,我背上行裝,坐上了北上的列車,離開生我養我的小城,踏上了北方老城的土地。東北黑土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的中國人,這座老城經歷了古代的金戈鐵馬,度過了近代的戰火紛飛,從工業重城走向了衰落,卻又在改革開放的土壤中重獲新生。宮墻的細語,城墻的低訴,舊廠房默默的哀嘆都在述說歷史在老城留下的故事。在這里能感受到到過去于現代的融合,感受到東方與西方的碰撞,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和文化的厚重。更重要的是讓我這個離家千里的游子體會到了南方與北方,兩個不同地域不同的風采,充滿樂趣和美感。
南北之別,在乎何處?
樹
南方的樹四季常綠,所以你很難在南方看到裸露的枝頭,大、小葉榕,桉樹,芒樹密密麻麻植于道路兩旁。夏天的南方是難熬的,熱浪混雜著水汽,天地間仿佛一間天然的桑拿房。但當你走在滿是樹蔭的街上,綠葉濾過的柔光打在你的臉上,微風輕撫,身心疲憊一掃而光。當夜幕降臨,屬于小城人樹下乘涼的時間是每一個人一天辛勞后最好的慰藉。樹之于南方,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根植于我們心中的鄉情。
樹在北方顯得形單影只,可有可無。春日出芽迅速而不動聲色,夏日度缺遮天蔽日的蔭涼,秋日紅葉紛繁引人悲憫,冬日枯枝搖曳蕭索凄寒。沒有南方樹的蔥蘢卻擁有一年四次的華麗轉幻。如果說南方司機如春造就了南方人波瀾不驚的性格,那么北方四季分明的變換就賦予了北方人張揚各色的個性。一方水養養一方人,一方木樹一方性格。
吃
“南方人最會吃,北方人最能吃;南方人講究吃,北方人將就吃;南方人琢磨吃,北方人含糊吃。”如我所見,同樣的車廂,南方人吃著豐富多樣的盒飯,北方人倆饅頭一根蔥就對付;同一張餐桌,南方人各品一味已然滿足,北方人還在惦記著終盤的主食;同時間的夜里,南方小城夜市紅火熱鬧,北方老城僅現街頭零丁的吆喝聲。雖然如今的物質極大豐富,南北差異越來越小,但作為中國人至高無上的那一張“嘴”仍然南北有別,這不正是慎小細膩的南方人與豪邁大方的北方人性格的真實寫照么?
浴
談到來北方讓我印象深刻的景象,絕對少不了滿街的浴池。“哥們請你搓個澡吧!”這話在南方絕對聽不到,敢情在南方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洗浴中心在北方卻是尋常百姓酒足飯飽后的消遣。三倆結伴,泡著澡,聊著天,這就是生活。北方人大概是在澡堂里長大的,因此養成了他們灑脫豪邁的個性,所以在澡堂里你會看到有趣的一幕:扭捏的南方人和大方的北方人。不禁聯想到南北大學設置獨立衛生間的問題,大體也和這有關么?大澡堂泡出了北方人的大氣,小浴室洗出了南方人的內斂。
夜空
“月是故鄉明”講述的是游子思鄉之情,我們自古愛用月亮來寄予歸思,一樣的月亮,不一樣的是心緒。南北共享同一輪明月,但夜空的景象之于南北卻不盡然。雨水充足的南方,水汽自然濃重,空中常置于云層的籠罩之下,所以在南方的夜里很難一睹夜空中的星光,只有在偶爾的雨過天晴才能欣賞到星月齊明的光景。相比之下,北方干燥的天氣給了星辰一個天然的舞臺。黑夜里,星光點點,熠熠生輝,運氣好時還能見到星河,如傳說中鵲橋下的星辰之川,明亮奪目,與黑夜相互映襯。大學四年里,我就是在這樣的夜空下跑步,腳踏星光邁過了四年時光。
人
無論小城還是老城,終歸是人的世界,是一張張不同面孔組成的圈子。南方人的精明能干與北方人的豪爽真誠深入人心。在南方小城里,處處可見默默無聞,辛勤工作的人們,他們質樸少言,卻吃苦耐勞,扎實肯干。而遠在北方老城里,沿街可見大聲吆喝的大漢,廣場上扭動腰肢的婦女和侃大山的老大爺們,就連飯館里伙頭那一聲”起鍋“都顯得鏗鏘有力。這就是南北人的縮影,同樣平凡的生活,卻有著不一樣的活法;同樣勤勞的工作,卻有著不一樣的方式;同樣是中國百姓,卻有著不一樣的精彩的人生。不同的地域養育了我們不同的性格,無法評說孰是孰非,只道是各有所長,南北共鳴。
只有身處過南北的人才能體會到祖國的偉大,她包容了我們如此不相同的每一個人,給予我們生活的權利和自由,機遇和選擇,發展和希望。說南北有別,但其實我們都一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擁有著同一位母親,追求著同一種幸福――好好活著。
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歡迎訂閱:mabulimantou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