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鹽說蜜
? ——談古今風味,說天地美食
泉州南安官橋鎮,這是個很神奇的地方。
她地處南安南部沿海,東鄰晉江磁灶、內坑,西接廈門同安,南通水頭,北近泉州城,扼閩南金三角之咽喉,居福泉廈之要沖,素稱大泉州之"南大門"。
這么個要害地方,造就了官橋貿易的繁榮,糧食、藥材、滋補品、糖餅等等,官橋人做得風生水起。
官橋還有個牛羊驢騾肉集散市場,集市從清朝乾隆年間既有,牛羊驢騾肉,名聲遠播。
尤其是騾肉,官橋人三天不吃騾肉便思得慌,為啥?騾肉香呀,聽說過“天鵝地騾”嗎?天地之間,唯有鵝肉和騾子肉是最美味的食物。
騾子是非常健壯的動物,它輕易不生病,是真正健康優質的美味。
而舊時人家,就是看中騾子強健的體魄,一生不得病的體質,把騾子當成家中強勞力,馱物、耕地,是農民耐以生存的家庭成員,輕易不會去吃它,所以才有了“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的說法。
騾子是馬和驢雜交的品種,不會生育是其弊病,估計也有很多人因此忌諱騾肉,畢竟老祖宗還有“吃什么補什么”的說法。
但是,“吃雞就會飛嗎?”、“吃了豬肉就會變蠢?”,哈哈,所以說:吃騾肉不會生育是不科學的!騾肉優質的蛋白,并不會影響精子和卵子的結合,也不會破壞人類的染色體。
官橋人深諳其道,將騾肉產業發揮得淋漓盡致。
騾肉香飄四方,引得四面八方的人們驅車前往官橋,一吃為快。
而生騾肉很難買到,據說早上八點到官橋就已經售罄,實在為難手癢癢的廚娘。
但最近認識了一位官橋朋友,他每周都要回官橋買菜,于是便托買了五斤騾肉。
按照朋友介紹的做法,加上我個人的經驗,烹飪出色香味俱全的紅燜騾肉,家人們贊不絕口。
如果你有幸買到生騾肉,就用我的方法烹飪,比到官橋吃還美味;如果沒有買到,那么看看做法也算解解饞了,哈哈。
紅燜騾子肉
一、準備食材:
騾子肉1750g、生姜60g、蒜泥10g、八角2顆、桂皮1小塊、香葉3片、干辣椒5顆、冰糖15g、麥芽糖15g、生抽30g、老抽10g、沙茶醬15g、腐乳汁10g、芝麻油20g、料酒20ml、紅葡萄酒200ml等。
二、操作過程:
1、焯水:
騾子肉切塊,清洗干凈后冷水下鍋;
加入20ml料酒,大火燒開;
滾個三五分鐘,讓騾肉的臟污水全面釋出;
撇去浮沫,沖洗干凈。
2、翻炒:
a、起鍋,少許油,放入冰糖熬個糖色,盛出待用;
b、另起鍋,倒入黑芝麻油,爆香姜片,姜一定要多才會去腥增香;
爆出姜香后倒入騾子肉,翻炒騾肉動作要又勤又快,讓騾肉吸收姜香,熱補又沒有腥臊;
c、放入八角桂皮香葉;
倒入半瓶紅葡萄酒,紅葡萄酒和紅肉是很搭的,沒有就用加飯酒花雕酒福建老酒都行;
倒入剛才熬好的糖色;
生抽入底味、老抽上色、腐乳汁有咸味還能去膩、再來一勺麥芽糖固色提鮮,喜歡辣味的來點干辣椒,清水沒過食材;
最后來一勺沙茶醬增添閩南風味;
翻炒均勻,讓騾肉全面吸收所有調料的滋味,再轉入電高壓鍋中。
3、燜壓:
騾肉不容易熟,燜的時間要很長,最好用壓才容易爛;
這里要注意了,高壓鍋壓要分三次;
壓一次,噴汽的時間大約15分鐘,然后關火;
待氣自然消后,翻蓋,攪拌均勻;
再壓15分鐘,再等待自然消氣,翻蓋,再攪拌均勻,再壓;
如此反復三次,最后收汁即可出鍋。
要撒上蒜泥哦,蒜香更迷人,配上米飯、咸飯或面條,絕了!
如果你是饕餮,一定得試試泉州風味的騾肉。
我是草草阿姨,我們下期見!
草草啖鹽說蜜——
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
原創視頻、原創文章,請多多支持!
部分圖源網絡,如侵權,請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