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的這首《夜上受降城聞笛》十分出眾,不依靠氣勢取勝,而借極其微妙又恰到好處的情調訴盡衷腸,哀苦高亮,余音裊裊。古往今來思鄉懷遠的作品很多,征人懷鄉類的又更多的落足于一個“怨”字,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閨怨了,這類題材向讀者傳遞的思想基本是反對戰爭,珍惜和平,但婦人之怨畢竟只是征伐時期流淌于邊塞詩中最溫柔薄脆的支流,除了多情長恨,她們甚少在詩里以另一番堅強柔韌的女性面目出現,因此活躍于詩歌中擔當主聲部重任的仍然是慷慨悲歌的燕趙之士,是明明放不下家中親人卻也毅然決然背負安邦定國之使命踏上征途的漢家將士。月白如霜,綿沙似雪,當受降城里一陣舒緩的蘆笛聲揚起時,李益一定一眼就看穿了循聲南望的征人們的心思,而他想來也是那水樣月華中的一縷吧,只等乘駕西風疾馳千里去深情凝望一眼他睡容安詳的故鄉。
回樂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征人盡望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