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朋友給我們賣力展示畫面的唯美與劇情的深刻,將其描述為一部花費了12年誠意滿滿的佳作。全是溢美之詞。他們在朋友圈里曬著片中那些耀眼的紅、絢麗的藍,如夢似幻的星空,真的是很美。
另一群朋友則開啟了狂噴模式,瑪麗蘇、幼稚、裝逼犯、無故事、無邏輯,所有以情懷哄人的騙票房的爛片都是耍流氓。
評價如此兩極分化,已經成功的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如果說純為了營銷,你成功了!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看了這部電影,因為我的霸道閨蜜說如果我看了這部片子覺得好,她會因為我的品位而和我絕交。好吧,我是帶著這樣的心理預期去看了《大魚裝逼》,哦,是《大魚海棠》這部作品。
故事情節很簡單,一個神界的神經病任性少女和一個愛裝逼的備胎少年與一條紅魚搞三角戀,一不小心是摧毀神界的故事。在神經病少女和這條魚終成眷屬的過程中,那些蘇的我猝不及防的臺詞和不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看的我尷尬癥都要犯了。
差評理由一、把幼稚當純情
1.“我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的事就是讓你受苦。”
2.“你以為你接受的是誰的愛?你接受的是一個天神的愛!他將背叛所有的神靈去愛你!為你忍受一切痛苦!以此帶給你快樂!”
3.“我很后悔那一晚沒有緊緊抱住你。”
這特么完全就是翻版的爾康……爾康:“你明知道你在我心里的地位是那么崇高!那么尊貴!我尊敬你,憐惜你愛你,仰慕你”
大家感覺一下,這種中二少年味道是不是一毛一樣。請讓我在風中凌亂一會。
女主的語錄更是也是綠茶味兒十足,
1.“我記得他的樣子,但我不知道他的名字?!?/b>
2.“你對我就像哥哥一樣好?!?/b>
呵呵。
第一句像不像初中女孩第一次遇到校外帥比小混混一見鐘情的話?第二句簡直就是綠茶的必殺語錄。說好的12年溫情、走心,國漫的驕傲,你就給我看這種弱智的QQ空間的無病呻吟?有篇挺這個片子文字說,說看不懂這部片子的都是那些不再純真的成年人。這種不顧一切的幼稚才是青春的模樣……呵呵。我承認我就是看了這篇影評才去的。
這再次證明一篇好的軟文就是會騙人為爛片花錢的。我不能讓再讓無辜人上當受騙了。不要去看?。。?/b>
幼稚,不可怕。裝幼稚才可怕。一開始那種人是魚的那種人設和莊子逍遙游里開篇,一度讓我錯覺這是一部好片。后來我發現這種披著宮崎駿外衣但情結與故事還不如《喜羊羊與灰太狼》只會讓人更失望。真正的幼稚,是那種不會假裝的童真,是那種小孩子看著開心,大人看著熱鬧的感覺。而不是大海里好多魚,小孩子不知道講了什么,大人覺得極度無聊的劇情。
差評理由二、沒有好故事,畫面再美也是本末倒置
一個巧克力味的粑粑和一個粑粑味的巧克力你吃哪一個?這就是看《大魚海棠》后我內心縈繞不去的聲音。如果上天再給我一個選擇的機會話,我為什么要吃粑粑?!!!
我們喜歡故事好看\畫面精美的作品,如果只能二選一,畫面粗糙而故事動人的故事只會讓我們覺得稍有遺憾。而畫面精美故事粗糙的作品會讓我們覺得上當受騙。故事是人生必須的設備。我們需要故事,所以我們才愿意為好故事買單。中國的電影作品對美學的追求越來越苛刻,而對作品靈魂—-故事卻越來越單薄。
號稱幾億投入的大片,而劇情只值五毛的爛劇我們看的還不夠少嗎?《無極》、《九層妖塔》這種的!!以色侍君,終不能長久。電影美學只是表達故事生動內容的手段,其本身絕不能稱為目的。本末倒置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當我們觀眾是傻瓜。
這種偽史詩大作用美輪美奐的大場面和奇幻瑰麗的場景掩蓋漏洞百出和虛假故事的實質,讓觀眾走出電影院時只能用“攝影還是挺漂亮...”來安慰自己。
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連故事都講不好了,結果只能是墮落與頹廢。
拿 《瘋狂動物城》來對比,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之間的沖突,象征著種族歧視、階級歧視;原本是弱者的綿羊秘書將獅子市長趕下臺,之后其暴行才被揭示,體現了對人性本善的質疑;連zootopia這座城市本身,都有著多元包容的紐約特色。種族、人性、多元文化融合,每一個話題都蘊含了豐富的故事內核。而《大魚海棠》,除了抽風狗血的的三角戀故事,你特么還有什么內核?
差評理由三:裝逼可以接受,但用生命裝逼就有點做作了。
《大魚海棠》浮華、空洞、虛假的故事,并不是一個幼稚就能掩蓋的。作品里面故事衰竭的最終原因是深層次的。是對價值觀,人生觀是非曲直的一種扭曲。而這一切的扭曲只是為了實現一個目的。讓作品牛逼。
大魚海棠》所有的臺詞與劇情都給我們詮釋一種用生命在裝逼的姿態,男一號臺風天救一條被綁住的化身為海豚的女主,還不帶游泳圈。
問題是,你見過海豚在水里被淹死嗎?你就不能等雨停?你就非得死一死才顯得愛情的偉大?
備胎男的逼就更是裝的無藥可求,除了莫名其妙的踢棺材被雙頭蛇咬到要毒發身亡,到莫名其妙的要到了酒吧點了酒又說我不會喝酒。裝這種逼,不是找抽就是找死?所以你最終掛掉不是因為你為愛犧牲,而是因為你裝逼到我們無法忍受了好嗎??!
如果這些逼都是為了推動,那開場五分鐘就推不動的劇情。那兩個沒有咪咪和丁丁的裸體男女最后在一起是建立的在另一個人的生命上這種價值觀,是什么鬼?你還是長在紅旗下,共產主義接班人嗎?
《大魚海棠》打著12年情懷的牌,卻讓觀眾得出著“十二年等來一場失望”評價,對于賺到了錢的人來說夢想成真了,但是對于觀眾來說還不如不醒來?!洞笫w來》橫空出世,給陷入萎靡已十載有余的國漫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半m然不完美,但已經足夠良心”,這大概是對于《大圣》一作最客觀的評價。
我們對《大魚》充滿了期待,那是我們童年時代資源匱乏的夢。我們不想在《大魚》看到宮崎駿,看到韓劇的那種動不動就是這個死那個死的套路。我們希望看到不是表面的土樓和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就號稱中國風的。你不能引用兩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本透矣瞄L著兩個翅膀的紅色小海豚來冒充。什么鬼?。?!
逍遙游里魚不會飛,是化成鳥才會飛得好嗎?書里明明寫的是“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好不好!鯤鵬展翅成語不是這樣用的好嗎?。?!
我夢里的《大魚海棠》,不是那只長了兩個翅膀就敢叫鯤的紅色海豚,不是那個穿著民國學生裝,說著瓊瑤對白的就敢稱自己是神的瑪麗蘇少女。一個本可以讓人無限遐想的美好故事,就這么活活的被編劇破碎的三觀、愚蠢的邏輯、蹩腳的對白給拖垮了。
《大魚海棠》,技術無可比擬,但沒有一個打動人心的內核,你抄什么都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