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卷第一百零九
晉紀三十一
公元387年
共1年
安皇帝甲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1、
春,正月一日,皇帝司馬德宗加元服,舉行成人禮(本年十六歲),改年號為隆安。任命左仆射王珣為尚書令;領軍將軍王國寶為左仆射,主掌官員任免升降的人事工作,仍加授后將軍、丹楊尹(首都建康市長)。會稽王司馬道子將原屬太子東宮的武裝部隊全部配給王國寶,由他統領。
2、
后燕范陽王慕容德求救于后秦,后秦拒絕出兵。鄴城人心恟懼。賀賴盧自以為是北魏王拓跋珪的舅舅,不受東平公拓跋儀節度,于是與拓跋儀有矛盾。拓跋儀的司馬丁建秘密與慕容德勾結,從而離間,用箭把信射入城中傳遞情報。
正月六日,起風,霧霾嚴重,白天暗如黑夜。賀賴盧軍營中有火,丁建對拓跋儀說:“賀賴盧這是在燒毀軍營,準備叛變。”拓跋儀也以為然,引兵撤退。賀賴盧聽說拓跋猗撤退,也跟著撤退。丁建率領他的部眾到慕容德處投降,并且說,拓跋猗軍隊已沒有士氣,可以追擊。慕容德派桂陽王慕容鎮、南安王慕容青率騎兵七千人追擊,大破北魏軍。
后燕主慕容寶派左衛將軍慕輿騰攻打博陵,殺死北魏所任命的郡守和縣令。
王建等攻信都,六十余日不能攻下,士卒多死。正月二十二日,北魏王拓跋珪親自攻打信都。二十四日夜,后燕宜都王慕容鳳翻城墻逃奔中山。二十五日,信都投降北魏。
3、
涼王呂光認為西秦王乞伏乾歸數反覆無常,舉兵討伐。乞伏乾歸群下都建議向東撤退到成紀以躲避,乞伏乾歸說:“戰爭的勝敗,在于統帥的智力是巧是拙,而不在于兵力的多少。呂光的士兵雖多,但是缺乏紀律,他的弟弟呂延勇而無謀,不足為懼。況且他的精兵都在呂延手下,呂延戰敗,呂光自己就退走了。”
呂光駐軍于長最,遣太原公呂纂等率步騎兵三萬攻打金城。乞伏乾歸率眾二萬人救援,還沒到,呂纂已攻陷金城。呂光又派他的部將梁恭等以甲卒一萬余人,從陽武下峽出師,與秦州刺史沒弈干會師攻打乞伏乾歸東部,天水公呂延率領枹罕部隊攻打臨洮、武始、河關,全部攻克。
乞伏乾歸派人送給呂延假情報,說:“乞伏乾歸部眾崩潰,逃奔成紀。”呂延想要以輕騎追擊,司馬耿稚進諫說:“乞伏乾歸勇略過人,豈肯望風自潰?之前他擊破王廣、楊定,都是假意示弱誘敵,如今觀察這個來送情報的人,眼睛總往高處看,神色閃動,必定有詐,我軍應該全軍戒備,排成陣型前進,讓步騎兵密切配合,等各路軍隊集結到位,然后攻擊,才能保證必勝”呂延不聽,挺進,與乞伏乾歸遭遇,呂延戰死。耿稚與將軍姜顯收集散卒,退回枹罕。呂光也引兵退回姑臧。
4、
禿發烏孤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大赦,改年號為太初。在廣武集結軍隊,攻打涼州金城,攻克。涼王呂光派將軍竇茍討伐,戰于街亭,涼兵大敗。
5、
后燕主慕容寶聽聞魏王拓跋珪攻信都,出兵屯駐深澤,派趙王慕容麟攻楊城,殺守兵三百。慕容寶拿出全部珍寶及宮女,招募郡縣群盜以擊北魏。
二月一日,拓跋珪還師屯駐楊城。叛將沒根哥哥的兒子丑提為并州監軍,聽說他的叔父投降后燕,懼怕被誅,率所部兵殺向首都盛樂城作亂。拓跋珪想要北歸,派他的國相拓跋涉延向后燕求和,并且愿意送自己的弟弟去做人質。慕容寶聽聞北魏有內難,不許,派冗從仆射蘭真前往北魏大營,斥責拓跋珪忘恩負義,動員后燕全部兵力,步卒十二萬、騎兵三萬七千,屯駐于曲陽柏肆縣,在滹沲水北岸扎營,準備攔擊。
二月九日,北魏軍撤退到此,扎營在河水南岸。慕容寶夜里秘密渡河,招募敢死隊一萬余人,突襲北魏軍營,慕容寶列陣于營北以為之聲援。敢死隊順風縱火。急擊北魏軍,北魏軍大亂,拓跋珪驚起,棄營光腳逃走。后燕將軍乞特真率一百余人到其帳下,繳獲拓跋珪衣服和靴子。但此時,敢死隊無故自驚,互相砍殺射擊(畢竟是招募的盜賊,沒有經過正規軍事訓練,不知道為什么互相砍殺,或許是爭奪戰利品)。拓跋珪在營外望見,擂起戰鼓,集結部隊,左右及中軍將士也都集合過來,多布火炬于營外,縱騎兵沖擊。后燕敢死隊大敗,向慕容寶陣地撤退,慕容寶又引兵渡河退到北岸。
二月十日,北魏整軍而至,與后燕相持,后燕軍士氣低落。慕容寶引兵撤退回中山,北魏兵隨后追擊,后燕兵屢戰屢敗。慕容寶懼怕,拋棄大軍,率騎兵二萬奔還。當時大風雪,凍死者的尸體沿路相接。慕容寶擔心被北魏軍追上,命士卒都拋棄盔甲、武器,數十萬兵器全部丟棄,連一把匕首也沒帶回來。
后燕朝臣及將卒投降北魏和北魏俘虜者甚眾。之前,張袞經常對北魏王拓跋珪說起后燕秘書監崔逞的才干,這次拓跋珪俘虜了崔逞,非常高興,任命崔逞為尚書,三十六個司曹的事務都交給他總管,任以政事。
之前北魏軍在柏肆戰敗,有逃回去的人說大軍敗散,拓跋珪不知下落。敗兵經過晉陽,晉陽守將封真于是起兵攻打并州刺史、曲陽侯素延,素延擊斬封真。
南安公拓跋順鎮守云中,接到消息,準備自己攝政,掌管國事。幢將、代人莫題說:“這是大事,不可如此輕率,應該謹慎等待消息進一步落實;否則,為禍不小!”拓跋順于是停止。拓跋順,是拓跋什翼犍的孫子。賀蘭部帥附力眷、紇鄰部帥匿物尼、紇奚部帥叱奴根都舉兵造反,拓跋順討伐,不能攻克。拓跋珪派安遠將軍庾岳率騎兵一萬人,還師征討三部,全部討平,北魏這才安定下來。
拓跋珪想要慰撫新新歸附的人,非常后悔之前在參合活埋四萬多后燕兵的舉動,于是指控素延征討造反者殺戮過多,免官;任命奚牧為并州刺史。奚牧寫信給東秦主姚興,結尾寫“頓首”,與之姚興平起平坐。姚興怒,告述拓跋珪,拓跋珪為他殺了奚牧。
6、
二月十一日夜,后燕尚書郎慕輿皓陰謀弒殺后燕主慕容寶,立趙王慕容麟,失敗,斬關出奔北魏。慕容麟由此不能自安。
三月,后燕任命儀同三司、武鄉人張崇為司空。
7、
當初,后燕清河王慕容會聽聞北魏軍東下,上表請求率軍南下,奔赴國難,后燕主慕容寶批準。但是慕容會其實并沒有出兵的意思,只是派征南將軍庫傉官偉、建威將軍馀崇將兵五千為前鋒。馀崇,是馀嵩的兒子。庫傉官偉等逗留在盧龍近一百天,糧食吃光了,又殺馬殺牛,全部盡盡,慕容會還不出發。慕容寶怒,累次下詔,嚴厲斥責。慕容會不得已,以準備行裝,訓練士卒為名,又拖了一個多月。當時道路不通,庫傉官偉想要以輕軍前行,打通道路,偵查北魏強弱,張大自己聲勢;諸將都畏避,不想前進。馀崇奮勇說:“如今巨寇滔天,京都危逼,匹夫猶思效命以救君父,諸君深受國家寵任,反而貪生怕死嗎!如果社稷傾覆,臣節不立,死有余辱。諸君安居于此,讓我去。”庫傉官偉大喜,但只給他步騎兵五百人。
馀崇進軍到了漁陽,與北魏騎兵一千余人遭遇,馀崇對部下們說:“他們人多,我們人少,如果不主動攻擊,必定被他們消滅。”于是鼓噪直進,馀崇親手殺十余人。北魏騎兵潰去,馀崇也引兵回到大營,帶回斬下的首級和俘虜,分析敵人的得失利害,軍心才稍稍振作起來。慕容會于是上路出發,徐徐前進,本月,抵達薊城。
北魏軍包圍中山為時已久,城中后燕軍將士,都想出城作戰。征北大將軍慕容隆對慕容寶說:“拓跋珪雖然屢獲小勝,但是頓兵城下,已經過了一個新年(去年十一月包圍),兇猛的氣勢受到壓制,戰士戰馬死傷超過三分之二,人心思歸,諸部離散,正是可破之時。加之舉城思奮,如果以我之銳,乘彼之衰,攻無不克。但是,如果持重不決,我軍士氣也會沮喪,日益困逼,時間一長,內部就會發生變亂,那時候再想用兵,恐怕也無兵可用了!”慕容寶贊同。但是衛大將軍慕容麟每次都破壞已經形成的決議,慕容隆集合部隊,列隊成形,準備出擊,然后又被臨時取消,前后四次。
華杉曰:
破壞決議的人最可恨, 這種人的特點有兩個,一是議而不決,二是決而后議。
議而不決,是他在會議中“充分討論”,展現他思慮周祥的智慧,和憂國憂民的苦心,但是,他只有“擔憂”,沒有決策,他只說你的方案有風險,他絕不提出他的方案。
決而后議呢,是會議好不容易有了決策,要行動了,他要會后一個人再去找老板,說這樣不行,風險太大!在會后推翻會議決策。那老板本來壓力大,給他一鼓搗,又不敢決策了。
他提不出方案,也不敢提方案,他就靠推翻別人的方案來實現自我價值。你就是給他兩個方案讓他挑,他也閃爍其詞,兩個都不表態。那你問他怎么辦呢?
他的建議只有三個字:
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