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索拉
01
韓劇《鬼怪》的第一集,男主角救了個被家暴的男孩,告訴他考試題答案讓他記住,男孩長大后也的確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多年后年事已高的男孩答謝男主角時,他微微一笑,說了句,是你救了你自己。
布丁看到這里的時候淚奔,想起了她的高中語文老師。
她在單親家庭長大,媽媽忙謀生顧不上她的教育,家里經濟條件也不好,可怕的是她還偏科嚴重——除了語文其他成績都慘不忍睹——各科老師都覺得她高考要完了,連她自己都這么認為。
唯一肯定她的,是全年級最兇的語文老師。
02
那位人人聞風喪膽的滅絕師太,一直喜歡她寫的文章,鼓勵她嘗試寫稿給雜志,還委托做家教的朋友幫她補課。
但布丁偏科太嚴重,補了一門,其他的還是考砸,所以饒是一心想用成績答謝,高考成績還是不理想,成績只夠上個大專,并且,家里繳不起學費。
她都想過不讀書出外打工了,是老師幫她說服她媽媽,甚至幫她繳了兩年的學費。
大三那年,語文老師出了事故,她回去探訪,卻來不及見對方最后一面。
而她媽媽還一直念叨以后學費沒人幫忙了怎么辦,她也因此得知真相。
那時她才明白為什么老師從大一開始就鼓勵她繼續寫作,讓她攢下稿費,努力養活自己。
老師比誰都清楚,她往后的人生只能靠自己。
我認識布丁的時候,她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作者,連載和出版了幾本小說,但還是堅持用新筆名寫純文學。
布丁說,如果沒有她,我早就活不下去了。但現在純文學很難養活自己,所以換了風格先保命,但總覺得對不起老師,一直沒寫出她喜歡的那類文學。
從她的散文,我知道她以前想過尋死,而今的她,一直與文字死磕,也經常資助一些留守兒童,她仿佛帶了一股勁,頑強,蓬勃。
我告訴她:你過得越來越好,就是對她最好的回報。
那時我想起了一個網友。
03
大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被上司罵得開始自我懷疑,又不好和親朋好友傾訴,于是和博客一個素未謀面的網友姐姐提到大概情況。
現在看來,當時的煩惱真的不算什么,只是對于那時候的自己來說真的很痛苦,太需要一個出口了,所以說了很多,也不求她真的幫到什么。
出乎意料的是,她認真回復,不僅安慰,還列了實質性建議。
之后很酷地來一句,做到了告訴我,送你禮物。
在等價交換越發清晰的時代,毫無緣由的出手相助,多數人會忐忑。
以前的我也是,尤其自己被騙過幾回,戒備心特別強。
那是我第一次真實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善意。
后來她博客越來越少更新,我也開始忙碌,慢慢斷了聯系。
04
前兩周在南京和剛認識的曦妹子一同游玩時,準大二的她提到一些未來就業困擾,我下意識給了一些指引和建議。
她好奇地問到我為什么會給她說這些。
我回答:我經常會想,如果某個階段有人給我指引,或許人生會更加不一樣,至少會比現在好,所以看到迷茫的小孩,我也正好有空,會給些提議,但后續如何,只能看你自己怎么努力了。
不知道那個姐姐是不是這樣想的,她不曾多說或索取任何,與我保持在合適的距離,給予溫度恰好的關心,將我從迷霧里帶出,然后瀟灑道別不留痕跡。
那之后,我也學會出手相助,將這視作某種意義的答謝與延續。
如同最后一次聯系的時候,她說的那樣——
沒人能一直幫你,但你遲早可以幫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