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了,往常的這個時候,我想寫上,秋意正濃。可是,此刻我還穿著一件天藍色的花紋T恤,想想,便罷了。
媽媽在電話那頭囑咐:“天冷了,我都要穿棉襖了,你多穿點衣服呀,不要又感冒了……”還沒等說完,我提醒道,“廣州這邊還是二十八九度呢,白天的時候太陽曬著還挺熱的。”
是啊,在廣州,估計要等到11月底才算入秋了吧,中午走在路上眼睛被曬得都有點睜不開眼了。可是這時候的商場都已經換上了各種毛衣棉衣,每次經過我都很奇怪,這么早,誰買呢。
這里,一年似乎只有兩個季節,漫長的夏天和亂穿衣的秋天。不會很冷,但會很濕,三四月的時候,地板上,冰箱上經常會有水珠,如果房間光線不好的,整個人精神也會很差。所以我特地租了一個頂樓的房間,老舊的樓房,雖然爬得累點,但陽光很充足,有幸福的味道。
來到廣州完全是偶然,只知道它也是一線城市。在廣州,沒有同學沒有朋友,為了高一些的薪水和可能獨當一面的鍛煉機會,我還是來了。
這個一線城市里房價最低的城市,老人多,本地人多,應該會善待我的吧。
來廣州之前在知乎上搜了廣州相關的特點,小吃美食多到數不過來,地下商城可以讓你迷路,早茶店可以呆一天,也有標志性的小蠻腰,珠江新城。人都說,這里生活氣息濃。
有次坐大巴回廣州,下車后自己去開車身行李艙的門,不知道是力氣小還是位置不對,推了好幾秒,門還是沒開,司機師傅是個中年大叔,估計有點急,就說了一句很快的話,我聽不懂,但知道是粵語。就用普通話回應了司機,希望他能下車來幫我開門。
師傅沒下來,又說了一句,我更聽不懂了,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才想起說:“我聽不懂粵語,您能不能用普通話?”說這句話時我顯得有點怯懦,突然不知怎的,門就開了,拿出自己的行李,就迅速離開了。
有次去公安局辦證,在等待的時間里,不停地看見有人在接待處問著什么,全是粵語,我想,如果我能聽懂,就可以知道更多信息了吧。輪到我的時候,工作人員拿給我一張表,說了句什么,又是粵語,不懂。估摸著是讓我填表吧,然后找到筆就填了。
在KFC點單的時候,在超市結賬的時候,在公交車上站著的時候,在馬路上被人突然問路的時候,我無數次地聽到那熟悉的語調,卻從來都不懂。
公司里,有時候同事們交流也是用粵語,有說有笑。在一旁工作的我,也自然想參與,但是聽不懂。
每每這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很難融入這座城市,經常是獨自一人,不太喜歡逛街,也很少閑聊。這座城市里,沒有任何一個朋友或者同學。看著班級群里,時常看見大家在這里那里約飯,而我只能待在出租屋里。
也許,有人說,可以去豆瓣,或者參加一些同城活動。但那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活動,如果出門,不論去哪里,聽到的都是自己聽不懂的話語,就真的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了。
這個生活氣息濃厚的城市里,這個節奏慢,紅米腸能激活味蕾的城市里,我就是一個外來人,也許,也用不著單獨去學粵語,聽得多了,自然就能熟悉,然后就能逐漸融入了。
有人說,有家人的地方才有生活,不論在哪里。
大概是沒有認識的人吧,所以從一直沒有融入,即便我熱愛這里的美食。
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已經在這里了,本就有一顆漂泊的心,浪跡的夢。
既然四海為家,那么必然是,在一城,愛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