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規則
我們在職場的時候,經常能聽到同事抱怨老板,說老板脾氣不好,喜歡亂罵人;老板身邊一圈馬屁精,自己都覺到不到;老板總是提出很多看似很不錯的想法,卻不能完成落地,或者無法找到合適的人進行落地;抱怨老板不舍得分錢,無法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雖然抱怨無法解決問題,但是可以舒緩情緒,也因此,同事之間聚在一起會忍不住議論老板和領導。我之前的單位組織比較龐大,也有很多部門和層級,話題也自然很多,我們當時也經常議論別人。現在單位,人也越來越多,我們的職場跟公司總部不在一起,跟大領導離得也比較遠,能聽到的消息也比較少,議論相對少了很多。另一方面是,我自己不喜歡主動打聽,也不想了解這些事情。所以,在我這里的議論相對較少。
我離開之前的那家國企后,再回看當時領導和同事之間的各種沖突和事件,感覺就像“杯中風波”,當時以為是天大的事情,要掙個魚死網破,現在看來不過是咖啡杯里的一個氣泡而已。這就是存量之間的競爭,也可以用當下最流行的那個詞”內卷“來形容。
今天看視頻時,一個博主說她當時在一家大廠工作時,一位新運營和一位老運營經常各種爭吵,其實他們之間的工資相差也就三千塊,當時博主自己開始做自媒體,接一個商單就能掙三萬塊。所以,博主一下子就抽離了。
這是因為博主自己跳出了規則,你在大廠的規則中,每個人的收入和晉升路徑都是被規劃好的,大多數境況下是僧多粥少,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自然難免會出現內卷的情況。
當你能跳出規則,自己塑造規則時,就會面臨無限可能。這不是說,大家不要去打工,打工是生存的基礎,最容易的階段。先讓自己生存下來,同時理解當下的規則,當我們能理解、能解讀并能利用這套規則時 ,就有機會取得發展。但如果想要有更大的發展,就需要自己創造規則,重新設計規則,利用規則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古代有商鞅,近代有任正非、于東來,這些人都是通過生產關系激發了生產力,可見重塑規則的重要性。近期,中美之間發生關稅對抗,也是一次重塑世界貿易規則的大好機會,全世界的政治家都需要重新思考,今后如何重新塑造貿易規則,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新的貿易秩序可以讓全球貿易發生巨大變化,最好能激發出全球各國的優勢,真正達到共贏的狀態。個人要想大發展,也需要選擇擁有更高級分配規則的組織去上班,經過學習和理解,當個人資源達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主動塑造自己的規則,有利于激發人們生產力的規則。
我在之前的單位,曾經有個想法,每3-6個月審視一遍現有的所有流程,調整那些不合理的流程,優化細小的環節,讓流程更加高效。當時公司有客戶服務部,會每月梳理客戶投訴的問題,是通過投訴來優化流程的。我個人認為要想在客戶前面,以客戶為中心,主動優化,而不是出現客戶投訴再去優化。
組織需要主動優化和重塑,個人也一樣,需要定期反思自己的做法,每天做的事情,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如何才能做的更好,讓自己不斷的處于修行的狀態,不斷重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