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那么一首歌-兒歌-旋律響起,你就能跟著哼唱,卻怎么也想不起它的名字?
別急著回想,聽了下面這首兒歌,也許你就有答案了。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WowKidz》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農場里有只雞
咿呀咿呀呦
這里唧唧
那里唧唧
到處都是唧唧叫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農場里有只狗
咿呀咿呀呦
這里汪汪
那里汪汪
到處都是汪汪叫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農場里有只鴨
咿呀咿呀呦
這里嘎嘎
那里嘎嘎
到處都是嘎嘎叫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農場里有頭大奶牛
咿呀咿呀呦
這里哞哞叫
那里哞哞叫
到處都是哞哞叫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農場里有只豬
咿呀咿呀呦
這里哼哼
那里哼哼
到處都是哼哼叫
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呦
這首僅僅介紹了老麥克唐納(長得像麥當勞的親兄弟)農場里雞、狗、鴨、牛、豬五種動物叫聲的兒歌,給全球無數人的童年帶去了快樂音符,成為他們的童年記憶。
那句回環重復的“伊呀伊呀喲”一響起,就能打開聽者的快樂閥門,孩童般的嗨森隨之而來。
如今快樂成了奢侈品,加班、高房價、被逼相親、逃離北上廣……這些精密儀器檢測不到的“病”,像病毒感染著中國的白領青年們,每天叫醒我們的不再是鬧鐘,而是這些鴨梨山大的“不快樂”!
這些看不見的“病”最近被一個叫“鴨鴨驚”的鴨脖子盯上了,它每天在微博上PO一張圖,前半句有毒后半句很治愈的文案,不僅給很多人帶去了快樂的正能量,更像一首快樂神曲,一聽就會,現編現唱不在話下,簡直是“鴨脖界的靈魂導師”。
你看,一句簡簡單單的“一鴨一鴨喲”就能重啟我們的快樂出廠設置,回頭想想:我們到底怎么了?是不夠有錢所以不快樂嗎?為什么世界上最窮的尼泊爾,卻擁有世界上最靠前的幸福指數?為什么20年前,就沒有這些怪誕的“中國病”?
“全世界都欠我錢”癥:沒有一種洗面奶洗得掉你臉上大寫的“不爽”,情緒比蹦極的落差還大,朋友們都擔心你一秒后原地爆炸,這可能是繼“姨媽綜合癥”之后又一難癥。
“心老”癥:25歲,莫名開始泡普洱了。電影里才出現上一句臺詞,便可以冷冷地戳穿下一句。40歲老男人寫的歌越聽越覺得唱的是自己。深諳世間套路,一副生無可戀臉。
“一臉懵逼”癥:屁顛屁顛準備下班,一張工作單砸在臉上,即使大腦強行運作卻發現毫無招架能力,封印在原地自言自語“這不是真的”。
“失語”癥:明明一肚子話,卻安靜高冷得像只貓。被上司誤會,剛想開口辯解,突然覺得今天沒帶舌頭。感覺身體被掏空,有時候連“我想靜靜”都懶得說了。
有些病癥,不是吃藥就可以治愈的。不過,沒有什么比美味更能填充受傷的心,即使只是小小一根鴨脖。
煩躁時,試試撕咬的樂趣,一邊牙槽嚼磨頸骨,一邊把負能量咔嚓咔嚓碾碎掉,一鴨一鴨喲~~~心老時,一根鴨脖刺激唾液腺,腎上腺,不知不覺舌頭再次咂出生活的味道,一鴨一鴨喲~~~懵逼了,用鴨脖重新啟動,拯救石化的日常,一鴨一鴨喲~~~水逆失語期,開個小差放空一下,吃個鴨脖壓壓驚,用辣勁的火蒸發水逆,一鴨一鴨喲。
“一鴨一鴨喲”,不只是一句兒歌,它是轉換情緒的神奇button,無論你身在哪里,哼起它就會膝跳反射般觸動腦內快樂神經。它也是膜拜“快樂教”的信仰,沒啥事,請先笑個三分鐘。
借用港片臺詞,“吶,做人呢重要的是嗨森”,愿你治愈各種“病”,被生活溫柔以待。
最后告訴你個快樂的小秘密,《Old Macdonald Had A Farm》這首兒歌神曲,有個中文版竟然叫《王老先生有塊地》。
王老先生有塊地
伊呀伊呀喲
他在田邊養小雞
伊呀伊呀喲
雞雞雞
雞雞雞
雞雞雞雞雞雞雞雞
王老先生有塊地
伊呀伊呀喲
王老先生有塊地
伊呀伊呀喲
他在田邊養小鴨
伊呀伊呀喲
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王老先生有塊地
伊呀伊呀喲
王老先生有塊地
伊呀伊呀喲
他在田邊養小羊
伊呀伊呀喲
咩咩咩
咩咩咩
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王老先生有塊地
伊呀伊呀喲
王老先生有塊地
伊呀伊呀喲
他在田邊養小狗
伊呀伊呀喲
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王老先生有塊地
伊呀伊呀喲
廣告雖好,神曲雖屌,但是請問麥克唐納老先生,您聽完中文版神曲作何感想?一鴨一鴨喲!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