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很俗,但是我還是要說一次“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金錢至上的時代,也是草根逆襲的時代。這是小三上位的時代,也是真愛無敵的時代。有人在這里沉淪,有人在這里迷茫,有人在這里掙扎。這里住著很多很多人,但惟獨(dú)少了你,少了一個可以跟我聊天說話的人。沒有了你,任何談話都顯得了無生趣,無聊透了!
我有一個朋友,大我8歲。我們都說他是個說相聲的,一肚子包袱。就是長得稍微成熟一點(diǎn),24看著像34。偏偏是這樣對不起觀眾的長相,卻十分愛逗。每當(dāng)有人問他:你多大?他都會回問一句:你猜呢?來人總是拿眼打量他一番小心地問:你有30?然后波子自豪地說:我今年24。弄得別人一臉大寫的尷尬。
我第一次見他正是冬天,寒冬臘月最冷的時候。那時我剛剛搬到一家單身宿舍。屋里寬敞的很,也是因?yàn)檫@個原因,那個冬天才格外難過,屋子太大暖氣根本循環(huán)不過來。我們一個個披著被在屋里能哈出白氣,我就是那個時候遇見的波子。小平頭,穿著一件過時的黃毛衣,一身的蔥花味讓我猜出他一定的是在飯店上班。
波子是那種自來熟的人,在一起沒幾天就跟大家打成一片。一開始也沒覺得這個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大家都愛打球,所以慢慢的在一起聊天的機(jī)會也就更多了。他從不愿意跟別人講他過去的事,每一個在社會上闖蕩的人都有他不愿意跟別人分享的往事,他也不例外。
其實(shí),4年前的波子比誰都拼命,20出頭的年紀(jì)就已經(jīng)當(dāng)上了小小的包工頭。收入自然也比同齡人高出一大截。都說“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就在他志得意滿的時候,他的爸爸生了一場大病。他和母親兩個人日夜照料,住了兩年醫(yī)院,花了30多萬依舊沒見好轉(zhuǎn)。波子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是沒能把父親從鬼門關(guān)拉回來,不到50歲就撒手人寰。
屋漏偏逢連夜雨,多年的壓力終于把母親壓垮——精神分裂。22歲的波子一面忙著父親的喪事,一面還得照顧時不時犯病的母親。那可真是“叫天不應(yīng),叫地不靈”。他想過一死了之,可死對他來說太奢侈了,自己一走老娘可咋辦?
“最無奈何是中年”,正值青春年華的波子扛起了比中年人大了不知多少倍的壓力。命運(yùn)想把他壓死,可是自己偏偏不信這個邪。他偏要開開心心的活著,而且要活的比誰的好。
有次年初一,我們幾個人去給他拜年。那天我才知道什么叫“家徒四壁”,那種滲透到皮膚里的窮。大過年的,家里竟然拿不出一塊糖來招呼客人。我們幾個人拿著他媽媽小心地從口袋里拿出來的瓜子,攥在手里沒有人吃得下去。
家里實(shí)在沒有什么東西招待客人,她媽媽決定要出去買點(diǎn)肉回來包餃子。老人走后,波子才對我們說:“昨晚太忙,都忘記吃餃子了,哈哈哈”…原來,昨晚他媽又犯病了,折騰了半宿才睡。我看著他笑呵呵的,像是在說笑話。心里實(shí)在不是個滋味。
到了下午,他媽還沒回來。大家都慌了神,出門找了半天,終于在一個破敗的倉房里把凍得哆哆嗦嗦的老人找到。原來,她在出門買菜的時候又犯病了,自己拎著朔料袋躲到了這里。
大家七手八腳的把老人背回家。等把她安撫下來,已經(jīng)晚上8點(diǎn)了。街坊鄰居給大家拿來了幾盤餃子,還有瓶白酒。波子嘴上說著不要可是身體還是誠實(shí)的。再說,我們也都餓的打不起精神了。俗話說:餃子就酒越喝越有,我們抽著煙唱著歌,咒罵著這個不長眼的世道,我分明看到波子的眼睛里有東西在打轉(zhuǎn)…
人生白駒過隙,世事如人飲水。轉(zhuǎn)眼間與波子分開了好多年,不知道他現(xiàn)在過得怎么樣!但每年吃餃子的時候我都會給他倒杯白酒,想起當(dāng)年他吃著餃子眼淚在打轉(zhuǎn)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