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1日 天津 有霾
01
瑪蒂爾達:“我已經夠成熟了,里昂,我只會變老。”
里昂的回答幾乎是我今日寫照:“我正好相反,我已經夠老了,但我還不夠成熟。”
最近在溫拉爾夫·費因斯的作品,從《呼嘯山莊》到《凱撒萬歲》,從驚艷時光的地質學家到面目可憎的伏地魔……如果時間都不曾為這種超凡脫俗的帥哥停駐,我這種庸碌凡人似乎也沒什么資格感慨時光殘酷。
我該感嘆的是什么呢?拉爾夫·費因斯三十而立就可以交出《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這種奧斯卡級別的答卷,年逾五十依然可以憑借《布達佩斯大飯店》來證明自己寶刀未老。
我二十幾歲的青春呢?像金斯堡一樣“在市場待價而沽,在辦公室里昏厥,在打字機上痛哭”?還是在渾渾噩噩地與這段又窮又迷茫的歲月較勁?
去年暑假讀邁克爾·翁達杰,特別喜歡他書中的一句話——“生在一個地方,又去別的地方生活。一輩子都在掙扎,不是為了回到故鄉,就是為了離開故鄉。”當時的我本科畢業賦閑在家,每天悠然翻書,不求甚解。
而今天我離家北上求學已近半年,幾乎每一天都在掙扎。就像書中漢娜回憶往昔時說得那樣,這里的花園枝繁葉茂,她卻連一棵能靠著睡眠的樹都沒有找到。我的掙扎也不僅僅在于戀家,我更想知道,浮木究竟需要漂泊多久,什么時候我才能不依靠任何人,就能找到那棵供我棲息的樹,不再擔心是否就這樣虛無地度過一生。
可生命又是什么呢?木心說:“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我有時會悵然自己初讀木心的年紀太小,害怕余生都會拿木心的話當做借口來寬慰自己,可他的辛辣很多時候又令我拍手叫好,他說:“人生恰如監獄中的窳劣伙食,心里罵,嘴里嚼。”無論我對人生怎么誠惶誠恐,我依然心懷虔誠,向未來敞開。
看完《小偷家族》之后的一個月,我連續看了是枝裕和的六部其他作品,上一次這樣集中地看某位導演的代表作,那個人還是讓·呂克·戈達爾。有些時候電影遠比書本更誠懇。是枝裕和沒有戈達爾的那份浪漫,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細膩總有一瞬間讓你感同身受。我最愛的一幕是《海街日記》中四姐妹一起在海邊放煙火的時刻。
年紀漸長,越來越明白溫柔才是最大的力量,疇昔人事如遠山,淡而見其巔。眾聲喧嘩、風風火火,總讓我不勝其煩。所以,《海街日記》是我心中的是枝裕和之最,仲夏姐妹們齊心釀的梅子酒,冬日大家圍坐的暖爐桌,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所有溫柔雋永的情感都在這部電影中喃喃細語。如今孤身一人在離家上千公里的地方求學,讓我更加懂得了與父母相處之道。
十幾歲的時候,我和我媽像是敵人,劍拔弩張,那時我經常告誡自己以后永遠不要像她那樣。可現在很多時候,仿佛覺得她世事洞明,悄然間溫暖我彷徨的欲望,熨平我所有埋藏的委屈,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她和爸爸永遠是我的軍旗。
那些偉大的作家總是一遍一遍地告訴你“與世界講和,與生活講和”,可是沒有人告訴我,原來這個過程的第一步是與母親講和。等我熬過了叛逆瘋狂的年齡后,突然明白了做母親的不易與偉大。
這一年,我和老弟互相打氣,有時候也無非是勸勉對方努力向母親看齊,做一個像她那樣溫柔敦厚而又落落大方的人。是枝裕和在《步履不停》中借良多之口對大家說:“你才二十五歲,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我才二十四歲,這個選擇權也同樣屬于我。
02
今天學校又大面積停電斷網,許多人在宿舍睡覺。剛好這一天也是迎來了我二十四歲的生日。
很早之前就在腦子里籌劃著,二十四歲的生日要怎么過,和誰過,要去吃什么好吃的,玩什么好玩的。可真到了這一天,突然很多事都沒有了當初想做的那種雀雀欲試。
提前一天在朋友圈發了動態,想找人約一波牛排自助。因為我對牛排情有獨鐘,一直惦記著它的味道。而且覺得生日去吃自助也比較經濟,你想吃的它基本都有,牛排搭配紅酒,加一點diy的蔬菜水果沙拉,再喝上一杯酸酸甜甜的草莓奶昔,茶余飯飽之后,再來一碗櫻花冰淇淋,和生日必須的蛋糕甜點,簡直完美。
可是動態發完之后,很久都沒有人主動找我約飯。我在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你生日吧,所以大家也不會刻意選擇中午去約一頓自助餐。不太樂意主動去找人陪我去吃好吃的,怕叫了A,沒叫B,B知道了會不高興,對于這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問題,我不在行,向來能避則避。本打算做好一個人過生日的準備了。
結果昨晚洗漱的時候,偶然間提起這件事,老鄧和傳浩就爽快的答應了,那一瞬間感覺有一股暖流從心底涌向全身,真好。
今天中午就去吃了心心念念的牛排自助,足足吃了四大塊牛排,真是心滿意足。如果不是因為感冒,真想和他們喝點酒,一年一次機會難得啊。
小時候的生日都是在農村老家過得,爸媽會提前一天去鎮上特制一個超級大的蛋糕,足夠三十多個人吃到飽的那種。然后老媽每次都會做一大堆好吃的,宴請來的親朋好友、同學老師滿滿一大桌。那時覺得,生日本該就是這樣熱熱鬧鬧過得。
后來,去市里念初中以后,爸媽就趕到市里陪我和老弟一起過生日。那時候不會再請那么多人,一家四口找一個合適的餐館,定一個大蛋糕,也過得非常幸福。上高中后,因為學業繁忙,生日都是在城里的家過得。老媽做一桌子菜,有時候也會打個電話讓小姨舅媽他們一起過來湊熱鬧。
再后來上了大學,離家里更遠了,父母不在身邊就會想著找身邊的同學一起過生日。可大學和高中那會兒不一樣,同學之間的關系也不再似從前那樣如膠似漆,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
大一是和老弟一起在寢室過得生日,買了蛋糕,和室友一起涮火鍋,也是特別溫馨。大二那年,因為認識了幾個知己好友,特別開心,所以生日自然也是和他們一起過的,去南門吃自助燒烤,然后去KTV唱歌,都很難忘。
大三,因為和初戀分手鬧得情緒非常低落,一度沮喪頹廢到懷疑人生。那年的生日和老弟一起去伊卡斯特買了些甜點、雞爪和奶茶,就算給自己慶生了。現在想來,過得有些孤單和草率。
后來到了大四,遇見了表哥,生日是和他一起過得。吃了好吃的,一起看了《頭號玩家》。雖然我叫他表哥,但其實沒有血緣關系,我們一直以哥哥喚他,一是來得親切,二是他對我和老弟的照顧與關愛,很多兄長都不如他。
遇見他以后,生日都是他幫我們過得。還記得去年生日他送的無印良品的乳液,用了整整一年,從上一個生日用到了下一個生日。
那時候,不懂事。覺得別人對你的好都是因為他喜歡你,自然你也承受得起這份喜歡背后的關愛與照顧。可后來啊,人經歷的事情多了,慢慢變得成熟起來。才忽然意識到,人的一生中會有多少人能夠準確的記住你的生日?又有多少人記住了你的生日后想要買禮物送給你?又有多少人在盤算著下一個生日該怎么幫你度過?
而表哥就是這樣的人。雖然有時候他也會記不住我們生日的具體日期,但是一旦知道了,他就會用他自己的方式去關心你照顧你。
有一次,老弟特別想吃火鍋,而表哥就主動帶他去吃了大渝火鍋。回來后,老弟發了個朋友圈:“會有人知道你怕黑為你一直點著燈。會有人帶你看每場你喜歡的電影。會有人心疼你流的眼淚緊皺眉頭。會有人帶你吃每樣你熱衷的美食。會有人在你累了時帶你去泡澡。也會有人在你迷路時當你的行走地圖。陪伴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起狂歡一起瘋,一起涮鍋一起吃。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深深的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真覺得,能夠遇到表哥這樣的好人,花光了上輩子的好運吧。
今年的生日,和兩位知己好友在天津度過,感覺也圓滿了。都到研究生了,本以為往后的生日會過得平淡一些,卻不知道生活早就給你安排了驚喜。回到宿舍的時候,才發現有心人早就在觀察你平時的喜怒哀樂,然后在關鍵的時刻給你送上一份精心挑選的生日禮物。是我超喜歡的鳴人的手辦,先是吃驚、疑惑而后是滿滿的喜悅,很久沒有因為一件小事而開心了。
自大學以來,每年生日都會收到不同人送的禮物,收到過香水、本子、鋼筆,小鹿娃娃、天氣瓶,每一樣我都珍藏在我的儲物柜里,因為它們蘊含著我寶貴的記憶,以及那些年的人事與感情。
03
物理書上說,夜空中的星光是幾十甚至幾百萬年前發出的。
八歲那年我靠著屋前的老梨樹,看漫天的星光閃爍,夜霧迷蒙,蟬鳴蛙叫,無限美好。我對著星星微笑,星星也笑。
十六年后的今天,或許有些星星看到了我的笑臉,或許有的星星還送了我一份未知的禮物,用宇宙中最快的傳遞速度,在下一個十六年后,抵達。又或許有的星星已經衰老死去了。
二十四歲的我突然開始相信,人的生命旅程就像是無比美麗的繁星,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用幾十甚至幾百萬年的光陰,孤獨地等一個回響。
寫完上面這段話突然困意襲來,熬不住睡了過去。傍晚醒過來的自己突然不能接受這樣的話。動輒就說我們的生命,衰老,死去這樣的字眼,徹底地違背了成長的規律。那一份屬于年輕人的活躍與朝氣就像卡在了生命的某個路口,迷失在了某個路標下,和我分道揚鑣,這么多年。
十八歲之前,我們之間總有這樣的對話。
等我初中畢業了,一定要買許許多多的游戲幣,用不同的角色打通關夢幻西游,徹夜不歸。
我一定要跟表哥學會八神庵的這套炫酷連招。
等成年了,一定要大搖大擺地進網吧。
等高中畢業了,一定要告訴那個女孩子,我喜歡她。
還有,燒掉所有的復習資料。
......
十八歲之后,我們之間總有這樣的對話。
你記得嗎,讀小學時,乒乓球桌旁的那顆梧桐樹,我上次回去,已經被砍了。
你才知道啊,一年前就砍了。
離上一次我們一起去吃烤冷面,一起壓馬路已經有三年多了吧,那次,你還跟我說了你喜歡的男生。
有這事嗎,我怎么都不記得了呢?我只記得,你和他分開,也有兩年了吧。
......
我們朝著生命中的路口霍霍前進,十八歲之前,對時間的概念,是漸行漸近的,十八歲之后,對時間的概念,是漸行漸遠的。
十八歲之前,我們都記得,十八歲之后,你記得的是我不知道的,我記得的是你遺忘的。十八歲之前,好姑娘會有好歸宿,夢想也終將會實現,十八歲之后,你哭著對我說,我有歸宿了,卻辜負了最初的夢想,你未必覺得這是好的,只是你沒見過我最落寞的時候。
二十四歲的我,從十八歲算起,過去了六年,距離三十歲,還差六年。過去的一些事情被寫在黑板上,于是我看見有人拿起戒尺,對著羅列的事情指指點點,告訴我,這樣是值得鼓勵的,那樣是不對的,這個人是應該接近的,那個人是該遠離的......
二十四歲的我,有滿腹的話要說,于是我打開通訊錄,其實我不太喜歡在通訊錄里存一些亂七八糟的號碼,我數了一下,只有二十位聯系人,能立馬撥通邀出來吃個夜宵的有五位,遇到過不去的坎,能立馬聯系上的家人有三位,同時,也發現,超過三個月沒有撥通的號碼有十二位。
所以,到最后,很多時候,都是自己跟自己談心,說一些有的無的。
特別喜歡給社交軟件里的好友分組,給你的備注前打一個A,希望你排在最前面,畢竟我們是最好的朋友,有事情我會最先找你的。給他的備注前面打一個B,他應該明白的,相比那些在我生命中出現的無關痛癢的人物,他是極其重要的存在......
那么,那些在你生命中出現過的A+++級別的人物,多年親密無間,你把他視如己出,后來,人事變遷,你們從貪歡至憎恨,相聚至別離,一句道別的話都沒留下,淡漠地如同陌生人,死生不復相見,甚至看到你寫給對方的備注都能千腸百轉地心痛好一陣子的人,該怎么分類呢?
那今天就把他設成A+++(我好想你呀),特別關注一個,明天設成ZZZ(就這樣吧),取消特別關注,后天又換回了A+++......
誰說思念不是痛徹心扉地往復呢?
04
2015年的生日,身邊很多人許的愿望,要考研成功的,要事業有成的,要去旅游的。
我在宿舍的陽臺,12點的時候,也發了一條動態。
我希望能夠瘦下來,擁有一個好身材。能夠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相機,然后去一個向往已久的地方旅行。
2016年的生日,我希望搞清楚自己的職業方向,多關心爸媽,爭取能夠去復旦讀研。
2017年的生日,四月十三號的晚上,等到11點50分,我一個人走出宿舍,繞著學校的鏡湖從南邊走到最北邊,道路兩旁情侶一波接著一波,外面的街道上沒有車輛,只有零星的人影和兩旁靜默的香樟樹。
我一路以很傻的姿勢邊走邊仰望,風吹起的沙子掉在眼睛里,揉著,挺難受的。在12點的時候,一如去年那樣發了一條動態。
生日過后宛若新生,該忘記的就全都忘記吧。其實這是一句很違心的話,在第二天醒來后就刪掉了。
我想起一個笑話。
孟婆不想再守奈何橋了,求閻王爺讓她轉世為人。閻王爺說,好,你喝下這碗孟婆湯,就去投胎吧。孟婆照做了,忘記了過去的事情。閻王爺又說,你的名字叫孟婆,你的任務就是守著奈何橋。
你看,遺忘是一件多么傻缺的事情。
2018年的生日,我的愿望是皮膚能變好,有一個喜歡的人也喜歡自己。
第二天早上,有人留言說,回憶就是苦海泛舟,該忘就忘了,希望你像曾經一樣,這樣會少受一點傷。
當時我的內心無比平靜而安寧,回復道,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既然來人世間走一遭,本就是要好好地感受一下,難免有各種離別仇恨,受傷害未免就是壞事,我既然能比別人多感受一份傷痛,同時,也一定能比別人感受更多的溫暖。
我想起電影《阿甘正傳》里,人們都注意到了媽媽對阿甘說的那一句,要往前走得先忘掉過去,卻不明白阿甘在跑了三年多后為什么要停下來。
我想,他是忘不掉過去的,忘不掉死去的媽媽和好戰友阿布,導演這么安排,無非是想讓我們明白,不要忘掉曾經我們愛過的人和愛過我們的人。
電影《忠犬八公》里也說,忠誠的意義就是不要忘記曾經愛過的人。
之前寫了我和初戀的故事,被人吐槽說看不懂我這樣子對初戀念念不忘的人,覺得是對現任的一種傷害。先不說我現在單身一人根本沒有現任,哪怕就是有,我對初戀的懷念,只是懷念那個可以奮不顧身去付出一切的自己,希望從以前的失敗中吸取教訓,更加珍惜現任而已,并沒有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的意思,把我想壞了。
更何況人的一輩子這么短,能記住的人本就不多,我就是忘不了曾經出現在自己生命中的人,銘記如鑲嵌,他們已經被鐫刻在了你的生命線上,即使他們已經消失了何許經年。
電影《大話西游》里說,有一天,當你發覺你愛上了一個你討厭的人,這段感情才是最要命的。而我想說,我最怕的是,有一天,我發現,我想記起的卻是我當年拼命想忘記的,這段記憶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二十四歲的我,希望寫下滿腹的話,不想忘。
05
吃完牛排回學校的路上,和老鄧他們探討起了找對象的問題。
我很好奇老鄧是如何堅持異地戀一年多的,每天看到他和女朋友一天三四個電話,換了我都會感到心煩吧。
更不要說,異地戀,被綠了都不知道。
老鄧說,這也沒辦法。在一起的時候大四,轉眼就分開了。她在那邊一下子找不到合適的,就一直跟我維系著,不然孤獨啊。我呢,怎么不想在這邊找一個,可沒人看得上我啊。
原以為他們保持如此密切的聯系,應該比一般人好一些吧。沒想到也是有很多矛盾,雙方都開始有些不耐煩了。
我說,對啊。現在的人都很現實。大多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以自己的感受為主,覺得寂寞了就找個人談,一旦確認關系了,又覺得好像不是那么合適,新鮮勁一過就立馬分了。
傳浩說,看來我們都是走在變渣的路上啊哈哈。
我說,你不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嗎?單身久了就覺得寂寞,想要談戀愛,可真的談了又開始羨慕單身的日子。單身狗和情侶們就像是站在一條河的兩岸,彼此張望,都想渡河過去,看看那邊的風景,卻忽略了眼下,于是有的人一生,都在渡河。
也許就是我說的,世界很單純,復雜的是人。現在人的孤獨是既希望有人關心,又不想被過分打擾吧。
我想,唯一的辦法就是遇到有好感的人了,不要那么快的就想要和對方談戀愛,先從朋友做起,多培養感情基礎,在此過程中把對方的脾氣秉性都了解清楚了,再分辨你的喜歡是單純的好感,還是真的想要在一起。
但我也見過有學妹喜歡過一個大她很多的男孩,認識了五年,后來,在一起兩個月就分手了。
她的這段感情斷斷續續地跟我說過一些,我要繼續深究,她也就閉口不言了,只是一個勁地唱她喜歡的一首歌,周杰倫的《晴天》,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著……
過了幾天,再遇到她,她換了一首歌唱,夢里夢到醒不來的夢,紅線里被軟禁的紅......又過了幾天,她又覺得《不完美的女孩》最好聽。
所以戀愛這東西,還真是一門難以捉摸的學問。不管以何種方式,愚笨的,憨厚的,深情的,機敏的,卑微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年輕的時候,你曾用心地付出過。
所以不管是遇到一個人還是聽一首歌,我們永遠有權利喜歡一首新歌和遇到更好的人。
劉亮程在《一個人的村莊》里寫道,所謂的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時間完了,這件事情還在。
那么逆向推理,只要你一直在找尋自己想要的事物,一直找一直找,那消磨這件事物的時間是永遠用不完的,即為永恒。
06
大學期間,每年生日,我都是這樣自說自話好久,寫的內容基本是對自己的期許和一些勵志的名言,后來發現,自己身上的習性簡直太頑固了,無法改變。
一路跌跌撞撞,踉踉蹌蹌,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諾能記起來的也所剩無幾,最后被人質問,你都做到了你寫過的哪幾項?
于是,我現在也不敢大放厥詞了,二十四歲的愿望減縮成這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堅持寫作這件小事。
第二件事是遇到一個互相喜歡的人。
第三件事是要有能力去保護我愛的人。
每年生日,我總要發剛剛過去的那一年我最愛的一句話,盡管已絮叨太長,但我還是要和每一位看到這兒的朋友分享我的二十四歲語錄。它出自七堇年——“世間萬物,熬不過去的,歲月磨滅它;熬過去了的,歲月反倒裝飾了它。”
以上寫給二十四歲的自己,并祝自己生日快樂。
2019年4月21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