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業模式?
如今人們喜歡談商業模式,尤其是互聯網行業里面。你有很好的線上流量,你通過出租廣告位賺錢,這就是商業模式。
所以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方式。
為什么能賺錢?是因為你讓線上流量變成了廣告行業里的曝光量。
線上流量可能在其他地方不值錢,但在廣告行業里面變得值錢。這就是價值轉換。
所以商業模式就是價值增值的方式,就是把你本身擁有的沒有價值的東西通過轉換的方式變得有價值。中間這個增值方式就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和需求有關系。
有人賣苦力給需要他的人,賣體力這也是一種商業模式。
上班族也是一種商業模式,他們出賣的是工作技能和時間,公司需要這些人的時間和工作技能。
小超市也是一種商業模式,他們賣的是日用商品,老百姓需要超市提供的生活必需品。
所以商業模式,也是發現需求和滿足需求。
什么要創造商業模式?
因為只有成功創造商業模式,個人的價值才會不斷地增值。一個商業模式就好比一個機器,只要創立起來,維持運轉就能源源不斷地創造價值。
我們大多數人的商業模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出賣時間或者體力或者腦力或者技能。少數人通過努力創建了不止一種商業模式。比如現在的所謂斜杠青年。比如擁有好幾個不同類型的企業的企業家。比如擁有多種身份(比如房東、網絡寫手、網店店主、上班族)的普通人。
只有創造了多個商業模式的人才是最有價值的人,也就是越能得到社會認同的人。因為價值等于認同。
怎么創造商業模式?
樂豆家這種專門開在人流集中度高的寫字樓和居民區,聚焦幾種高頻使用的商品,而不是全品類商品,利潤反而比一般的超市要高。因為它滿足的是都市白領的快節奏需求或者熬夜的需求(營業時間很晚)。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7-11便利店正是應這種快節奏、反晝夜作息的生活需求而生。
創造商業模式就是洞察最迫切的需求,并滿足需求。
蘋果手機之前的手機都是按鍵手機,但蘋果手機出來之后,所有手機都改為觸摸屏,取消了按鍵。其實人們并沒有取消按鍵的需求,而是蘋果創造了這種需求,它讓人們看到了觸摸屏的便利、簡潔進而有了需求。蘋果還引領了手機界的美學需求。
所以創造商業模式還可以從創造需求開始。創造需求,得先創造一種美的、文化的、精神上的需求,引領一股潮流。
商業模式本質上就是買賣,關鍵是看你所擁有的東西是否可以賣。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商業模式,因為我們有體力、腦力、時間、技能,如果我們把這些賣給了需要它們的人那里,就能價值增值、賺錢。
但實際上并不是每個人的體力、腦力、時間、技能都能值錢,除非這四項東西是有一定的稀缺性,什么叫稀缺?體力好于常人,如運動員。腦力好于常人,如科學家或者高級知識分子。時間最公平,每個人都有,那會不會有人花錢買時間呢,有的,比如有人花錢請別人排隊、跑腿。工作技能特別出色,如PPT達人幫羅振宇做PPT的人、高級焊工焊飛機的那種、如幫助企業做培訓講課的培訓師。
除了每個人都有的四項東西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我們的關系、資源,組建團隊研究出一個解決方案,滿足某些比較突出的需求,這就是成立企業了。這個需求解決得好,盤子做得特別大,就是企業家了。
但任何企業家都是從最微小的事情,滿足最平常的需求做起來的。
要創造商業模式,那么所有有利于創造商業模式的東西都值得去研究:個人的特質如情商、溝通能力、鏈接關系能力、魄力,所擁有的資源如人脈和資本,后天習得的如知識、眼界、經驗、技能等等。
所以:
商業模式并不是什么高大尚的名詞,它其實就是價值增值的方式,就是發現某種需求滿足某種需求的解決方案。
我們每個人都至少擁有一個商業模式。
我們需要創造更多的商業模式,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
創造商業模式需要洞察這個社會的某些還未被滿足的需求,利用自身的資源,找到滿足的方法。
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是從一開始很普通的事情做起,滿足很微小的需求開始的,也就是任何大生意都是從小生意開始的。
從現在就開始積累創建商業模式所需要的各種因素,每個人一生中是有很多次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