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讀知堂輯校《明清笑話》里趙南星《笑贊》之又一則,題目是《端公》。那故事是這樣:
? ? ? 北方男子跳神,叫做端公。有一端公教著個徒弟,一日端公出外,有人來請跳神,這徒弟剛會打鼓唱歌,未傳真訣,就去跳神。到了中間不見神來附體,沒奈何信口扯了個神靈,亂說一篇,得了錢米回家。見他師傅,說道:“好苦。”把他跳神之事說與師傅。師傅大驚,“徒弟你怎么知道,我原來就是如此。”
? ? ? 按,這一位端公實在可以說是難得。所以那贊語的作者便說了一段話,故作反語,實際卻是贊揚:此端公過于忠厚。徒弟問他,何不說跳神極是難事,妙訣不可輕傳,恐瀉天機,鬼神責譴,須是三年五載,方可傳授,你既行的去,且將就應付。可惜輕易說了實話,所謂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也。
? ? ? 按照理想來說,為師的總應該善于來打破,把一些精美包裝起來的東西,當著徒弟的面,一一地打開來,看看包在里面的實在都是一些什么樣的老什子。那么,今后徒弟到了世間人眾的當中,遇到同樣包裝的東西,心里便明白里面實在的都是什么了,既不會受到它們的蠱惑,又不會受騙于它們華貴的表面而抬不起頭來。
? ? ? 但實際上,自來為師的,大部分卻不只不做那打破的事,卻幫著一起來包裝,在本已華貴的包裝上再添加一層,甚至再飾以一些彩帶或者花朵。如此,則世間事便都“極是難事,妙訣不可輕傳”了,由人騙人,而人嚇人,騙人者又受人騙,嚇人者又受人嚇,這世間紛紛擾擾,難成桃花源,其中至少一部分原因蓋在此。這一位端公,本來就是傳授“亂說一篇、沒有真訣”的東西,要來做打破的功夫,更是為難。而他卻是說了“原來就是如此”的實在話,即便只是無意中的隨口而出,那多少還是有點了不起。
? ? ? 其實,世間萬事當中,千人萬人似乎都是在神情言表之上一致視作“不可作等閑看”的事事物物,如果真正去打開來看,有多少又不是可“作等閑看”的呢?而那些其實真正不能“作等閑看”的,又有多少人想到、提到,更何論做到的呢?這不能“作等閑看”者之中,當然就包括我們這里所說的安全。安全無小事,安全來不得半點虛假,安全性命交關,其不可作等閑看者明矣。但多少人遇到實際的安全問題,有意無意、明里暗里卻總是視作等閑,似乎只要不出大事便都是小事,或者在出大事之前便都是“無事”一樣。端公他們的“跳神”,當然是上海話所說的“窩空”,假裝成“天機”,打開來一看,“原來就是如此”。那么反過來,安全這樣的大事,卻只是視作“窩空”,視作“無事”,那也要打了開來,大喊一聲:“原來就是如此危險,如此不得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