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曾寫給沅弟曾國荃。
重點講了自己的養生之法。
一、眠食有恒
早睡早起,不暴飲暴食。
二、懲忿
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易怒。一直認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的人是會有大作為的人,歷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史書上都會說一句話“喜怒不形于色”來形容。
自己在情緒控制這方面掌握的不夠好,于是希望多讀書,提高自己的認識和眼界,多讀名人傳記,提高自己的修養。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希望自己能夠在情緒控制的路上越走越遠。
三、節欲
節制自己的欲望,這里當然不單單指自己的生理欲望,還指其他欲望。比如對于名、利以及各種其他誘惑的欲望。
老曾一生從事理學研究,對于天理與人欲之辯下過極大的功夫。自己也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一樣,飽受各種欲望的折磨。
所以對于欲望之毀人,深受感觸。
希望我們面對各種誘惑也能夠保持鎮定,保持初心。
四、臨睡前洗腳
自己也跟老曾一樣,從上研開始堅持每天用溫水泡腳,寒暑不輟,果然有效,一年四季很少感冒。
五、飯后行三千步
飯后慢走,有助于大腦的思考,也有助于胃部的消化。這個習慣也從入職后開始養成。希望繼續保持。
最后說了家道持久之方法: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
此話說得最有理。
一個家庭從默默無聞到盛名滿天下,總是依靠幾代人的努力。而這幾代人能夠像接力一樣,一代比一代更強,所要依靠的就是家規、家訓。
中國家訓文化淵源流長。比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氏家訓,有機會可以作為一個專題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