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零露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圣、王維是詩佛,三個人分別三種不同的生命形態。
王維特別在生命中感受到一種出世的空靈的感覺,和李白的熱情、浪漫不同,和杜甫對人世間的關懷也不一樣,他常常覺得他對人世間所有的愛、恨都已經大徹大悟,他愿意走出去,他覺得人世間所有糾纏他都想擺脫。
這同他人生很悲劇的遭遇有很大關系,李白和杜甫都有受到安史之亂的波及,但是都沒有王維這么慘。王維是當時唐玄宗時期大樂臣,在安史之亂時候沒有逃出去,落難在洛陽,被安碌山逮捕。
安碌山命令王維為他登基大典的音樂,在安碌山的脅迫之下,王維不得不流著眼淚為他登基奏樂。
安史之亂結束,唐朝中興,唐肅宗打回來長安,恢復唐代統治,王維因為安碌山服務過,被捕入獄,他的弟弟王縉因為扶助肅宗有功,用他的功名保了哥哥王維死罪,從此王維再也沒有入仕做官,退隱到鄉下整理他的田園,變成一個寫出最美山水詩的人。他在詩里說: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在閱讀王維詩的時候,他好像不斷把我們帶入山水之中,總是讓我們覺得人世間所有愛與恨、喜悅和悲傷都不足計較,如果真正走到大山大水中,會看到另外一種心境上的空靈。
緣于王維自己本身的遭遇,所以他說:“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笔且驗閷ΜF實中社會中很大的幻滅,或者直接說是一個曾經對政治有幻想的人最后的落空和幻滅。王維在年輕時候是有抱負的,也非常希望可以做些事的,在受到政治這么大的迫害之后,他忽然覺得生命里好像沒什么好留戀的,所以他走向了山水了。
正因為如此,王維的山水詩、山水畫都影響非常大,他被稱為南宗之祖。他的詩和畫提供了一種很特殊的生命經驗,這種經驗大量引用了佛學的思想,使人能夠看穿無常、使人能夠走向真正永恒的本質的追求。他的《酬張少府》詩中,鼓勵人走向山水、走向自然、走向田園,如何解脫自己受到社會中的牽絆、解脫掉所有社會中名利、愛恨的糾纏,能夠有一種超脫。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在唐代詩人中,王維剛開始并沒有像李白和杜甫一樣受到當時人重視,直到宋朝之后,特別是蘇東坡,非常推崇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影響到整個文學和美術的結合,能夠把文學的意境和畫的意境給合在一起。
再介紹王維的一首《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的詩之所以這么安靜,是因為他真的大徹大悟,而這種悟是生命遭遇到一些重大事件中之后從本質上的悟。
生活中,經常遇到感情或是工作的困擾時,任何的大道理,都不如帶朋友到山上走走,放松一下。在生活中最好的幫朋友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是為他找到他自己可以轉還的余地,而不是讓鉆牛角尖的的那個部分,一直硬碰硬的鉆下去。
而王維可能會介紹朋友,希望大家在生命中某些的關鍵時刻,“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可以給你很大的安慰和另外一種指引。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都有工作壓力、家庭的負擔等等,不要忘了唐詩中有一個王維,隨時給我們一個山水世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調劑。
文末幾首分享幾首王維的經典山水詩,在詩中尋找山水田園世界,讓自己暫時放下生活中的困擾,靜靜的讀一首詩。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