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十年前,村里流行鉤花,就是在枕頭套上繡圖案或是把短袖衫鉤成一個個“小丘”。一般是有人送到村里一戶人家,談好價錢收貨日期,這叫“放花”。等到了約定的日子,那人便會再來,付清價錢,然后將鉤好的花收走,這叫“收花”。不過,拖欠的情況也時常出現。還沒有進廠的母親就開始攬些鉤花的活。主要用于補貼不昂貴的家用。
當時,100元的青面、四人頭的鈔還剛發行,這么大面值的鈔票,許多人還沒見過,更沒怎么用過。鉤一件花所給的錢并不多,只有幾塊甚是幾毛,但加起幾十件,幾十個人后,便有幾十,幾百元了。
那天到了結賬收花的日子,那人早已算好賬目,共100多。拿出一張100元的青面、四人頭的大鈔,卻沒有人敢收,因為怕收假鈔,況且是這么大面值的。其中有母親的一份,而母親不在家。在場的一個鄰居讓父親去結錢,并說有張100元的青面、四人頭的大鈔,都沒怎么見過,怕是假鈔沒人敢收。
父親到了后,憑鈔的外觀與手感,果斷收了下來。回到家后,將自己做祭祀的衣箱收的所有零錢拿出來,把百元大鈔拆開,付清了各人的錢。父親告訴我,其實收下那百元大鈔時也是擔心會是假鈔,不過,想到放花人好不容易能主動結賬,錯過了就不定能再要到了。于是,憑鈔的外觀與手感,還是收了下來。后來,父親不放心,就將收的百元大鈔送到銀行,讓銀行人確認下。當銀行人說是真鈔時,父親才松了口氣。
在自己上初中時,放假回到家,當時油菜割好了,曬干了,正準備往家里收。記得,那天天灰蒙蒙的,看什么總覺得很模糊,像是要下雨。自己早早便被叫醒趕著收田里的油菜。忙了有些時候后,有人來拿定制的祭祀用的衣箱。父親停下手中的活去招呼客戶。自己還只是埋頭繼續把曬干的油菜往車上堆。不一會兒,便見那人騎著載著衣箱的三輪車向北騎去。也就大概5分鐘的樣子,父親像驚慌失措的樣子在田頭向我喊:云杰,我錯多找了那人10塊錢,怎么辦呢!自己遲鈍了幾秒,然后未說一句話,一路飛奔追那人,邊喊:喂!停下!要回了多找的錢。往回走時,見到正趕來的父親,開著滿載油菜的電瓶車。當聽我說要回了多找的10元錢,父親才松了口氣。
201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