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國古典的四大名著,我基本上都沒怎么看過原著,也就是《水滸傳》看過前十回八回,那也是初中時候的暑期作業。顯然,我那一年的暑期作業沒做完,恰逢央視版的電視劇《水滸傳》播出,我也就津津有味的坐在電視機旁?守候了。?
86版的《西游記》的電視劇,八十年代生人是不可能沒看過的,同理,91年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我也是一集不落的看過的。唯獨《紅樓夢》,我是看不下去的,穿著打扮雍榮華貴,?文縐縐的對話,平淡的劇情,頓時讓我心生困意。于是三十多年來,我從未觸碰過任何關于《紅樓夢》書籍與影視作品,直到某一天,單位請了中山大學一位教授禮儀的老師,最后提到很多傳統的禮節都可以在《紅樓夢》中找到它們的身影,尤其著重的推薦了《蔣勛說紅樓夢》,蔣先生我是知道的,先生的文字既平實又風趣,我愛不釋手,于是回家便入手了《蔣勛說紅樓夢(1-4)》,感覺如果能喜歡,便把后四本也買了,倘若是一如既往的枯燥和無趣,也算是支持了蔣先生一把。
讓我?始料未及的是,蔣先生解讀紅樓夢的文字,讓我著了迷,若是少年時期,能碰到蔣先生解讀紅樓夢,或許很多青春的煩惱也就?自動消失了,畢竟正在成長的青年人身上本能的欲望與教養中人性的矛盾與掙扎,是其最苦惱的。能觸碰到先生的文字,也是一種機緣,正如先生所言,不同的年歲?讀《紅樓夢》,卻是會有不同的感悟,而沒有經歷過自己人生的領悟多半是假的。先生的這個觀點,我非常的認同,畢竟回顧自己這十年八年的經歷與想法的變化,便?印證了先生的觀點,少不更事,無知無畏,撞塌鼻子,方知天高地厚與才疏學淺。
多么痛的領悟
“多么痛的領悟”,我不禁唱出聲來,??這是李宗盛寫給林憶蓮的歌,在我心里,李宗盛的才華不亞于鬼才黃霑。黃霑?比李宗盛灑脫,而李宗盛比黃霑更細膩,矛盾極了的我既喜歡灑脫,也???喜歡細膩,而?一提及這兩位仁兄,便一下暴露了年齡。
真假難辨
從未想到,曹雪芹能把神話與現實,寫得這么真實,而“真亦假時假亦真,假亦真時真亦假”?原來話出于此,“世人都說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這《好了歌》原來也出自曹公之手,關于書中的人物的姓名,詩歌,判詞,讓人仿佛一下就能想到人物的結局,但似乎?又有許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對?達官貴人官宦子弟的日常生活描寫得如此細致,也如莫泊桑筆下的風俗畫一樣,讓后人通過此書重新想象那段失落了的過去。文化的突然斷層,也只能靠過去的風俗畫重新把我們帶回過去,一個不是我們現代人想象的過去,而是一個?古人描繪的過去,曹公沒落后弄的這風俗畫,卻養活了一大幫靠解讀?紅樓為生的后人,甚是滑稽。倘若,不是??突然的斷層,也豢養不了這么些人,真真假假莫衷一是。
有過經歷?才能有所感悟
仍記得《鏘鏘三人行》中的鐵三角,文濤,子東與文道說四大名著?吸引人是因為誨淫誨盜,要是沒有這些內容,也就成不了名著了?;蛟S人之所以為人,除了食色,也就是事業,本質上每個人的生活就是一種誨淫誨盜,一件事發生,懷著悲憫之心去看,跟懷著幸災樂禍之心去看,剛好構成了文學與八卦的差別。
曹公少年時?過得?是大戶人家神仙般的生活,后遇家業沒落,歷經了巨大的對比,經歷了?人世間所有的愛恨,最后方知一切皆空,而佛祖悉達多,不也是有過?同樣的經歷,貴為王子,少而成婚,后出走修行,悟得一切不過虛幻,遂用去欲與?慈悲心濟世。
命運與機緣
此前讀梁冬徐文兵的《黃帝內經說什么》,提到兩個觀點與蔣先生的不謀而合,一個是命運,一個是機緣。
“命運”?是兩個意思,命是本命,如有的人是吉利的車,而有的人天生就是奔馳車;而運是那條路,奔馳車開在顛簸小路,也就是命好運不好,吉利小車開在坦途,也就是命不好而運好。此乃命運的本義。
“機緣”意思是,人生不到那個關頭是不會領悟的,道醫不主動給人治病,而是有了機緣,領悟之后求醫問道,醫者才出手相助,沒有這個機緣,也就沒法治病了。
無言的死才是永遠的活
曹公的《紅樓夢》并沒有給文中的人與事下一個定論,說教后人此事好與不好,這恰也是曹公之作?成為傳世經典的緣故,一方面看個人領悟,另一方面曹公也是有自己的情緒,不喜歡儒家道統,反而一僧一道道破天機,更為推崇道釋學說,因為前者壓抑自我,甚至沒有自我,只有道統,后者?釋放人性,尋求一個更純粹的自我,活在當下。曹公筆下的一僧一道都不是光鮮的人物,蔣先生說“真正點醒你的人其實都是其貌不揚,絕對不是?你想象中的有一個光環的人”。莊周一直認為,哲學里面所有講道悟道的人都非常奇怪,都是五官?四肢不健全的人,為了不讓人看出來,而不是以一個高大全的形象出現。
自由的代價
蔣先生說?《紅樓夢》就是個青春小說,金陵十二釵也不過十來歲,說的也就是少男少女的性萌動與叛逆期,但是?曹公的滿腹經綸,把許許多多的典故,用在了文章的細節,少不更事,看不懂的用典也就忽略了,等有了經歷與閱歷,自己的人生感悟,文中的愛恨,與??前人的典故,把自己的人生與宏大的?歷史人物連接起來。?
曹公感悟,不同出身的人的自由生活是不一樣的。
- 生于富貴公候家,后人或許是情癡情種,如寶玉;
- 生于詩書清貧家,或為逸士高人,或潁水洗耳,或歸隱桃源;
- 生于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受庸人取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娼,若竹林七賢。
道統不與真性情
本書解讀紅樓夢的前十回,而在第五回的時候,曹公托夢寫了眾人的判詞,人生本來就是由執迷、眷念、牽掛與?執著構成,?徹底領悟之時,大抵怕是要走之日。借由傅佩榮先生的書作,我結緣易經,也學了些?爾卜爾筮的皮毛,終究夫子說,善易者不占,也是人生經歷讓我領悟,人終究無法逃脫自己的命運,早知道不如晚知道,只要有一顆天地不仁的心,積極面對就好。
蔣先生在解讀前10回的時候,不斷的劇透,比如?絕色美女秦可卿的早逝,也涉及了亂倫之嫌,女強人王熙鳳也與差輩之人曖昧,最后絕命于一顆算死草的心,寶玉與寶釵的金玉良緣總比不上寶玉與黛玉的前世之約,關于情色,曹公一語道破,“情既相逢便主淫”,《紅樓夢》又名《風月寶鑒》,這一點不假。幾百年后,物是人非,而?人心依舊。道統之下,君子慎獨,能有幾人堅守??
結語
前10回中,?寶玉父親賈政,是一個君子,然好四書,鄙視詩經,蔣先生說倘若賈政活在當代,?斷不會看《紅樓夢》,小孩子只要看高考的內容就好了,想想這不就是我們少年的經歷。?父權、君權、師權各種權威都表示,因為愛你,所以你不必知道全部,所有的愛都可以變成權威的借口,而給對方最大的思考與?選擇的自由才是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