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1],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2],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3]巢干[4]后,歸飛體更輕。
注釋
[1]夾城:中間有通道的兩重城墻。
[2]幽草:長在幽暗處不被人注意的小草。
[3]越鳥:南方的鳥。
[4]巢干:鳥巢本來被雨水淋濕,現在已經干了。
賞析
這首詩明凈清新、生機盎然。
首聯交代了欣賞晚晴的地點和時節。地點是在自己的居所,由“深”字我們可知作者所居幽僻,“俯”又可以看出詩人是在登高遠望。時間則是春天剛過的初夏,但這并沒有勾起詩人的傷春之意,這一點由“清”字即可看出,它一方面表明當時的景色、環境清和怡人;另一方面,表明詩人的心情也是愉悅明朗的。
頷聯寫傍晚雨后初晴,夕照輝映,長在幽暗處的小草也受到老天的眷顧,得以沐浴陽光,對這傍晚時的晴天,人們就更加珍重。剛下過一場雨,現在太陽出來了,雨后萬物煥然一新,空氣清新,使人身心愉悅,引發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在作者眼里天有情,人有情,一切都是美好的。上天連長在暗處的小草都沒有遺忘,那自己這樣有才情、有志向的人又怎么會不被任用呢?這兩句暗寓了詩人的身世之感和相信自己必將有用于世的信心。“晚晴”指傍晚雨后放晴,后來被賦予了人生意味,代稱老年人。“人間重晚晴”則用以比喻社會對老年人的尊重。
頸聯寫雨后天晴,從高處遠望視野開闊,比剛才陰雨朦朧時看得更遠了。此時,夕陽微弱的余暉照在小窗上,詩人本就喜悅,又有這一脈斜暉照進窗來,使窗子明亮了,更照到了詩人的心里,老天畢竟還是分給他一縷陽光。
尾聯寫傍晚天晴后越鳥歸巢。詩人心情愉快,所以鳥兒歸飛并沒有牽動他的羈旅之愁,反而是他把自己的心情移化在了鳥兒的身上。風雨過后,天晴了、巢干了,他覺得此時鳥兒也心情輕快,往回飛時體態輕盈。詩人大概覺得自己擺脫了各種紛擾,心有所歸了吧!本詩通過對晚晴景物的描寫,體現了詩人當時欣慰愉悅、明朗樂觀的心態,并將自己的獨特感受自然地融入到景物之中,情景交融,不著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