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場調研,很多人的看法是非黑即白,有人支持,有人覺得無太大作用。作為公司的產品管理人員,一款新產品的開發缺乏市場調研真的不可想象!
我試過聽信銷售,規劃出的新品銷售只達目標10%;試過相信不正規的調研結果,花費了大筆的投資卻不見效果;也試過做出了很棒的調研,實際執行沒落實結果差很遠。回想起來,走過太多彎路:拍大腦做決定很可怕,調研沒做好后果更嚴重!
市場調研為整個新產品開發流程的正確決策提供關鍵信息,從立項,研發,上市到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越是后期,投資越大,對市場調研的可靠性,精度要求更高,不容有一絲的不嚴謹。
做一份好的市場調研,一般我們會執行這六個步驟:定義問題,確定精準度,收集數據,分析解釋,得出結論,結論應用。對這六部分有清晰的認識是一份嚴謹的調研報告的首要條件,每一步驟都會直接影響到下一步和結論,這里簡單地以實際案例進行舉例:
1. 定義問題:
清楚要描述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研究什么內容。在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中,在立項,研發,上市,營銷不同階段,所需要研究的內容,定義的問題,相應的決策都必須非常清晰。
立項階段,在意識到新市場機會后,通過市場調研,主要研究市場可行性,目標消費者,創意概念形成;
新品開發階段:核心問題是新產品設計,概念、外觀、功能、用戶體驗都是必須清晰的問題;
新品上市:產品研發完成后,需要研究的問題主要涉及到包裝,價格,渠道,促銷等;
產品上市后圍繞如何銷售更多進行調研,主要涉及到品牌,消費者,渠道,廣告,產品改進,推廣等。
2. 確定結果精度:
可信度達到水平,一般看兩個指標,統計信度(statistical confidence)和實驗誤差(experimental error)。一般做定量測試,目標受訪者越多,誤差相對越小。
3. 收集數據:
采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舉例NPI,新產品導入過程也分為多個階段,每個階段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例如在概念形成階段,主要以定性測試為主,行業領袖的意見會起到很大作用,在設計評估階段,以定量測試為主,目標消費群體為主要測試對象。
4. 分析和解釋:
進行數據分析,對所提問題進行總結。在得到數據后,往往會發現和想象的有差別,甚至問題間會有矛盾,這時候可能是分析的方法不對。因此要進一步從多個方面挖掘數據的內涵,對問題進行解釋說明,讓得到的結論更合乎邏輯。
5. 得出結論:
聯系問題對數據結果進行解釋,得出結論。
6. 結論應用:
將結論用于解決定義問題。很多時候得出的結論,需要投入很大多資源重新調整,決策者卻望而卻步,只是部分執行或者簡單執行,最終導致市場調研并沒有起作用。因此,執行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市場調研不僅是產品開發的一部分,它已經發展成成熟的行業,不僅具備一套完整的調研體系,出現甚多國際性的第三方調研公司,完善的行業上下游產業,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已經發展出監測腦電波獲得人潛意識的數據,進一步提升調研的精確度。
市場調研在產品過程中是必須的存在,我相信逐漸會有更多的人認同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