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想象一下你與深愛的人正躺在床上。你們相擁而臥,感覺安心、溫暖、充滿活力又無比的自信。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身邊是最恰當的那個人。你們再無隔閡,兩人同心。你深愛自己的伴侶,愛自己,也愛生活。
愛是什么呢:愛是每時每刻的選擇,是和另外一個人所能經歷的最美好的事情。愛有很多種,夫妻之間的愛,父母之間的愛,孩子之間的愛和朋友之間的愛等等。然而每個人對愛的定義又有所不同,在活著的生命里一起去經歷最美好的事情,這是愛的一種形式和感受。因為你在,所以感受到愛和美好。因此,請相信愛就在我們身邊,不停止,不放棄,不遺忘,在愛中修行。
如何營造愛情
無時無刻地營造愛情:愛上一個人十分容易,但想愛情美滿卻困難得多。我們都希望愛情成功,沒有人故意放棄愛情。愛是需要時刻營造和感受的。
當初的愛都哪兒去了:愛情的魔力到底去哪兒了?什么時候那些“可愛的”缺點突然變得讓人討厭?曾經的興奮如何變成了厭倦和無趣?為什么當初的信任和尊重會變成互相傷害和怨恨?試問一下自己,最初的感動和開心,快樂和幸福,甚至是可愛和付出,覺得那個人是完美的,如今都去哪的呢,確定都是對方的原因么?
學習無時無刻地營造愛情:讓愛情天長地久的秘訣就是學習無時無刻地營造愛情。在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之前,你別無選擇只能繼續下去。
愛的七要素:
1.充滿活力(Energy)——真正的愛會讓你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情感上都受到激勵而活力四射。
2.飽含熱情(Enthusiasm)——一段健康的親密關系有助于形成一種健康而熱情的生活態度。
3.對未來充滿好奇心和樂觀(Excitement and optimism for the future)——如果現在的愛情讓你感到幸福,那么你對未來也會充滿好奇心和期待。
4.自重和自信(Esteem and self-confdence)——一段良好的愛情關系會大大提高你的自尊心。
5.富有愛心(Emotional Generosity)——如果你感到被人所愛,那么會很容易將這種滿足感跟周圍的人共享很容易將這種滿足感跟周圍的人共享,從而讓自己變得富有愛心、慷慨大方。
6.永遠做自己(Ease in being oneself)——如果在一段愛情關系中雙方互相支持,那么你會發現在伴侶、朋友以及任何情況下做自己都是相當容易的。
7.身心放松(Emotional Relaxation)——如果你感到被人所愛,整個身心都會放松,心里會充滿寧靜祥和。
從小,父母可能會無意識地把自己關于愛情的態度教給你,而和周圍大環境傳遞給你的愛情觀則截然不同。可以對照以上七E素來感受和付出愛.
在愛情中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能決定我們人生的只有我們自己,身體會告訴我們的感受。營造愛情是一門學科,是藝術,是需要技巧和不斷練習,并且將這些技巧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愛與不愛
害怕的其實不是愛,而是失去愛:害怕受到傷害,害怕出錯,害怕痛苦,所以造成傷害的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將自己禁錮在情感的牽籠中,內心的愛走不出去,別人也進不來,雙方都不肯讓對方走進自己的心。所以產生隔閡,所謂隔閡即是你與某個人或某種感受之間的能量或感覺有點交流一不暢。
很多時候,很多人,都是自己在騙自己,都是活在別人眼中的完美自己,為了得到愛,忽視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感覺。不想將愛拒之門外,想方設法進行溝通是最有效之一。
向所愛之人表達愛和需求吧:”我需要你能更坦率些,我根本不曉得你的感覺。我愛你,但我需要你的回應。”越能盡情感受和表達你的自然需求,就越能擁有更多激情和滿足感。
雖然我們需要愛情,也非常需要伴侶,但我們不依賴于他們成就我們的幸福,幸福只能自己創造,所以我們有責任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擁有并承認自己的需求,努力滿足這些求,尋找如何能滿足需求的方法。這樣最大可能能夠表達到自己的內在感受和需要,跟自己坦白所有的情感,開始與自我建立聯系。
如果你明白如何運用愛,那么愛就是安全的,正如世界所有強大的力量一樣,愛可以用來傷害,也能用于治愈,請相信你能感覺到的,也是能被你治愈的。每一次當停止去愛,就會有一部份自己死去,每一次當你重新選擇去愛,去爭取,去重新聯系,去感受,你并會重獲新生。
為何會爭吵以及解決方法
為什么會吵架呢,原因有二,其一是沒有得到所需的愛和欣賞,所以出現了情感隔閡;其二是以前被壓抑著的情緒出現,并將事情無限放大。
所有的爭吵從來都不是自己以為的那個問題,而是我們感受不到對方的愛,支持或理解,不是問題的本身一樣,真正的問題是沒有感受到足夠的愛。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一,先把問題放一邊;二,消除與伴侶之間的緊張情緒;三,重塑兩人的聯系,完整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回過頭再解決問題。
情感地圖:
?憤怒、責備和怨恨
? 受傷、傷心和失望
? 恐懼和不安
? 自責、懊悔和責任感
? 愛、意愿、理解和原諒
每當你感覺不開心或情緒不穩定時,就會經歷以上五個情感層次。
大多數溝通問題都是源于只坦白了一部分,只有雙方將覆蓋在愛之上的四層情感全部經歷并表達出來,才能解決彼此之間的緊張情緒,才能達到,愛,意愿,理解和原諒。在所有不快的情緒之下,是愛和溝通的渴望 。
蹺蹺板效應:是指伴侶壓抑的情緒,都會從你這里發泄出來,反之一樣,你壓抑的情緒,也會從伴侶那里表達出來。這個效應也適用于孩子之間。學會傾聽自己的內在情緒并加以解決,不是控制,而是感受并充分的表達情緒。如果家里的每個人都能夠負責地表達出完整真實的情緒,會更為和睦。
如果有人重復了你的情緒,則會化解情緒緊張,產生聯系:
重復法原理:
?表達出關于某事的完整、真實的感受
? 了解伴侶(或其他人)真正想要告訴你的信息
? 明確你真正的感受
?獲得別人的理解
每個人都希望能補理解自己的感受,這樣會讓其覺得自己被愛和尊重.
情書法:運用情感地圖,書寫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找到愛和理解的感覺.當情書法用得次數越多,就會在那些負面情緒下感受到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愛永都在等著被表達出來,被盡情享受.
性愛秘密
體內的生命力量:性與愛是相同的生命能量,不同身體部分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而已.
有意識性愛則來源于滿足感:滿足感存在于每時每刻,以及每一個能量的循環之中。最重要的是,滿足感存在于兩人共享的愛意之中,一開始就是充實完整的,所以兩人唯一的期待就是一同歡享愛情。性奮的同時,情感也需要得到滋養,快感是與親密同在的.
你要探索的地方就在自己的內心之中。通過有意識地運用性能量,從而獲得的力量可謂是一種魔法——它會讓你的身體四肢都充滿活力;當你將活力注入心中,它會教給你如何再次感受到圓滿,體悟到愛的真正力量,以下七個要素可以創造出所渴望的性愛滿足感:
(1)意識(Conscious):對做愛過程有所意識:伴侶的感覺、你的身體對能量的把控。性愛可以變成一種最無意識的事——在黑暗中,緊閉雙眼,不說話,用酒精或藥品麻木自己。有意識就意味著始終飽含愛意。
(2)選擇(Choice):如果做愛是出于個人選擇,而并非義務,那么便為獲得美滿的性體驗創造了條件。沒有欲望時千萬不要做愛。有時拒絕就是對內心的順從。如果你是性愛僵尸或性愛拖延者,也許永遠都沒有做愛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毫無心情也要試著答應伴侶,慢慢來,一旦有被愛的感覺,那么就會發現自己逐漸進入了狀態。
(3)承諾(Commitment):做愛時,承諾達到更高的目標。承諾徹底分享自己,承諾修復性愛課堂中舊的行為模式,無論程度如何,對自己的感情關系做出承諾。承諾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種強大和充滿力量的感覺。
(4)聯系(Connection):這是位于正中間的“C”要素,也是做愛的核心。聯系意味著在情感上與伴侶保持協調,敞開心扉,共享體驗,一同努力合二為一。
(5)交流(Communication):對伴侶分享并表達你的感受,可以讓溝通變得更加清楚而具體。通過向伴侶表達自己的感受、開口說出自己的所需,并表達出自己最深沉的愛意,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分享給伴侶。
(6)合作(Cooperation):與伴侶齊心協力,共同合作。如果一邊是你努力實施有意識性愛,而另一邊伴侶卻只想高潮然后睡覺,那么你們的性愛肯定不會有好的效果。支持伴侶利用其性愛課堂,成為他/她內心中那個可愛的人,一起分享彼此的夢想。
(7)從圓滿出發(Come from completion):做愛并非是通向某個地方的旅程,而是一個用來表達的地方,你和伴侶早已身處其中。從圓滿出發就意味著將性愛作為感情關系的慶祝狂歡,而不是試圖填滿空虛的絕望嘗試。如果你從圓滿出發,那么做愛的每時每刻都是圓滿和完美的。
珍惜每一天,始終保持營造愛情,學會每天以全新的眼光看所愛之人.
書中還講到男人和女人之間的秘密以及產生的誤區,具體在此不講述了,可以閱讀原著哈.
在愛中修行
成功的感情基礎不僅包括愛和相容,還要有方向感 ,感情有了方向才會成長,你也會隨之成長.
不要為了取悅別人而改變自己,也永遠不要要求伴侶為了你而做出違心的改變.
你對伴侶的品質要求,其實也是你想讓自己擁有的品質.相容性是雙向選擇,真正的相容相知不僅包括兩人前進的方向,還包括前進時步伐的快慢.
感情的方向是由你和你的興趣所決定的.有方向的感情所產生的能量會散發出來,并投射到情侶身上,共同的目標會始終推動他們的成長和前進.
愛構建了你和周圍世界的聯系.當你生活在愛中,那么這個世界便不再是無數的個體,而是充滿了無數的聯系,你跟周圍的一切都會建立充滿愛的感情關系中.
我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與心中的愛重建聯系,生命是真正的奇跡,愛則是天賜的能力.
在愛中修行,學會愛自己,身體會告訴我們所有感受,正確完美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不將愛拒之門外,讓自己心中的愛走出去,同樣也讓對方的愛走進來,共同感受愛,相容,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前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去營造愛,表達愛,感受愛.彼此互相理解,包容,時刻感受到對方足夠的愛.珍惜生命的每時每刻,活在愛中,成為愛的化身.
人們常問生活的意義何在,其實,生活就是一種修行,愛亦是如此,生命未到終結時,修行就不會結束。認真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做好該做的每一件事情,在修行的道路上任重道遠,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