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9日,是英特爾安騰(Itanium)處理器最后的出貨日期。這意味著英特爾正式告別這款使用 IA-64(Intel Itanium Architecture,使用在Itanium 處理器家族上的64位元指令集架構,由英特爾公司與惠普公司共同開發。)指令集的純64位處理器,作為用于服務器和高端工作負載設計的產品,安騰處理器的生產持續了二十年。在2019年初,英特爾就已經確認了安騰處理器的最后發貨日期。目前惠普是安騰處理器目前唯一一個客戶,HPE(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2015年從惠普公司拆分出來)的服務會支持到2025年12月31日。
安騰處理器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17年,推出了代號 Kittson 的安騰9700系列處理器,最多只有8核16線程,而且只是使用 32nm HKMG 工藝,內存仍停留在 DDR3-1066。事實上在2012年發布代號 Poulson 的安騰9500系列處理器后,該系列就已經處于半放棄狀態,不再升級架構和使用新工藝,所以到了安騰9700系列處理器,甚至不愿意升級到 22nm 工藝。
英特爾在2001年發布了第一代的安騰處理器,使用了與惠普合作開發的 IA-64 指令集,該指令集是以 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ing,顯式并行指令運算)為基礎,針對服務器市場,英特爾和惠普稱其為關鍵任務服務器使用的產品。雖然聽上去很美好,但是定位高端、高昂的成本、以及需要放棄原有軟件生態系統的支持等原因,使得安騰處理器自誕生起,在推廣上一直都不太順利。在 AMD 聯合微軟推出 x86-64 指令集,以及針對服務器市場發布皓龍系列(Opteron)處理器后,英特爾就變得十分被動。當英特爾決定也采用 x86-64 指令集起,安騰處理器的命運似乎已經注定了。
擴展:
常見的 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指令集架構)有: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復雜指令集運算)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精簡指令集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