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陪大老板見了一個采購商。采購商這個詞,有些大。看對方的樣子,也就是個采購專員。
但,但凡沾上‘采購’二字,那都是爺!
大老板的意思是,讓我陪同。美其名曰:見見世面。
我不想去。
原因是,不是我職責范圍內的。不大不小的公司就是這樣,職位的職責范圍模糊不清。
最重要的是,我特么現在不想見世面!我就想一個人呆著。
他說,一起吧,回頭一起擼串!
去了,8點左右,就跟采購吃完飯了。吃的海鮮,我吃了個半飽。一個是,很多海鮮,我沒見過,不知道咋吃。
干脆不吃~~
再一個,的確不喜歡吃海鮮。
送走了采購,大老板要去夜市擼串。
他要開車去。
我說,不行,咱都喝酒了,叫滴滴打車吧,要么步行。
他說,就一兩酒,沒事的。晚上,沒人查。
我說,那你開車,我打車。
他說,你不信任我?
我說,與信任無關。
最終,倆人打車過去的。
叫了三斤羊肉,一盤花生米,一盤蠶豆,一個涼菜拼盤,還有15塊錢一瓶的牛欄山二鍋頭。
就這些,沒了~~
這是屌絲的吃法。
大老板說,小王,以后不要喊我大老板。在公司,可以喊我趙總。私下里可以喊趙哥。
我說,不敢。還是大老板吧!
他說,我老覺得,你是在諷刺我。
我說,那是因為你心里發虛,對自己的實力不夠自信。
我這話,說得很委婉。但,話里有話。
意思是,只有老板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家底子。你知道,有些老板一直都是負債狀態。
說白了,如果,咱手里握著千萬以上的現金流,還有固定資產,別人喊咱大老板,咱絕對受之無愧。
但如果咱每月都拆東墻補西墻,甚至為發工資犯愁,別人還一個勁地喊咱大老板,咱心里肯定不是個滋味。
稍微敏感一點的人,肯定會認為對方是在諷刺咱,挖苦咱。
這點心思,多年前,我就摸透了。
酒喝多了,大老板的面具也摘掉了,跟我說了很多事情。
有些事情,不方便寫。那是人家的隱私。
但有些事情,是可以寫的。
比如,在做目前的行業之前,曾經開過好幾家公司,或者工廠,小作坊。比如,生產塑料顆粒。
比如,開過食品廠。再比如,生產過擦鞋巾之類的。
總之,倒騰了很多東西,整天瞎B忙,就是不掙錢。這兩年,換了新行業,才慢慢地開始盈利。
盈利歸盈利,但以前欠的債,總得還吧?
從大老板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創業者的影子。
就是,在人群里,努力地微笑。私下里,其實,他們也需要安慰,需要溫暖,需要依靠。
我一直都敬重創業者。雖然,我現在不屬于創業者的群體。
大伙仔細想想,現在我們所吃的,所用的,哪個不是經過無數次實驗,淘汰了一批又一批,最終才保留下來的?
成功者,大談特談成功之道,就連放個屁,都有勵志的味道。失敗者,要承受殘酷的現實。
創業多年,對家庭的虧欠,對親人的虧欠,一輩子都無法彌補。這種心理壓力,比失敗本身更讓人揪心。
與此同時,還要被人指責,被人嘲笑。
但,很多時候,大家往往會忽略一個問題:
正是因為那些失敗,一次又一次地證明此路不通,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此路可通,此產品可用,此方法可行。
向失敗者致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