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教育的層次,首先告知為善為惡之果,讓人畏懼惡果向往善果而斷惡向善。其缺陷在于因道德根基不穩,遇到境緣仍舊造惡,且以能僥幸逃避懲罰為榮,所謂茍免無恥者也。而且讓一些家人陷于過去罪惡之中,無法自拔,挫耗生命能量,既無法真正改過,更無法讓生命綻放。
第二個層次,打牢道德根基,讓良心(道心、清凈本心、良知)當家。道德是因,人生是果。要讓人知道我是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就要明白道是什么德是什么。道(空、無、無極、天老爺、天地父母、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上帝、真主、天主、宇宙本體)是天地萬物之源。所有生命、人類都是大道之子,是兄弟姊妹,骨肉同胞,當相親相愛,不可彼此傷害。我等由道而生,至尊至貴,生而神圣莊嚴;又由道養,本自具足,只要不貪求、奢侈、浪費,就可活得安心自在;百年之后,復歸道懷,開啟新一期精彩生命。德是道的特征特性、崇高德行、高等心靈。漫漫生命,沒有死亡,只有變化、轉換、蛻變與升華,如金蟬蛻殼、毛蟲化蝶、鳳凰涅槃。我等臨世,無非學習大道之德,心靈成長、蛻變升華。生死禍福都是大道、天地父母之事,我輩但管不斷淡化自己、放下身心,一切交給大道、天地安排可矣。如此,心境漸開,良心當家,自然能“不逾矩”,無須外來約束(善約無關楗而不可開一一老子語),活得自在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