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耐基曾說:“緊張是一種習慣,放松也是一種習慣。”
最近工作特別忙,上周又剛參加完軟考,業余還參加著寫作教練的學習。我都很佩服自己,一個人默默的活出了別人的雙倍的時間,能應對這么多有挑戰、有難度的事情。
今天找個時間靜靜的回想這段時間的生活狀態,也捫心自問,充實嗎?是自己想要的嗎?忙并快樂嗎?
說實話,我是一個有點閑不住的人,剛畢業的時候在山東大學報社只干了一個月,我就逃離了,雖然有點沖動,但可能那種提前養老的生活真不是自己想要的。
最后進了軟件行業,雖然辛苦點,但我也從中獲得了物質的滿足。尤其最近,我反而不那么追求“穩定”的工作了。
我突然明白一點:不管在哪,都只不過是一個平臺,平臺給你提供機會,如果最終自己沒有能力承接,到哪也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你已經呆在了一個不錯的平臺上,不要總想讓工作去適應你,而是要自己去調整,適應平臺的需要,達到個人與組織的雙贏。
有了這份思想上的轉變,我覺得自己活得更加灑脫了,心中也多了幾分釋然。
先來看看,本周都完成了哪些事情。
一、最后成就感的事情
1. 學習成長
?●?閱讀《5小時吃透小紅書》《高效24小時》
?●?輸出10000字+(早會復盤+1篇社群分享+周復盤+4篇文案)
?●?錄制3個視頻
?●?參加弘丹老師的《小紅書運營》課程學習
?●?在成長交流群里做第4次分享《你不是不行,只是不夠自信》
?●?參加貓叔的社群分享,收獲滿滿
2. 習慣養成
●?寫作6天(累計224天)
●?閱讀7天(連續309天)
●?寫每日手賬7天(連續313天)
●?日復盤5天(累計182天)
●?早起2天(累計146天)
●?走路上班3天(累計23天)
3.日益精進
●?自己的“成長踐行群”逐漸步入正軌,雖然等同于免費社群,但也會珍視地看著它一步步成長。
●?在大航海活動中,擔任組長,帶領9位小伙伴順利啟航。本周完成了2次小組會議+日常小組運營,對自己的即時演講、表達都有很大鍛煉。
●?周五跟著乒協隊員,參加了社團活動,打了1小時乒乓球,同事說我現在越來越開朗,連笑容都多了。
●?自媒體運營上,公眾號粉絲人數馬上突破400人。小紅書剛剛起步,截止目前粉絲人數63人。簡書意外爆了一篇,粉絲人數1200多人,其他平臺近期關注比較少,漲落隨意。
4. 家庭陪娃
●?晚上會預留一部分時間,關注孩子的作業情況。周末帶著她一起梳理錯題,及時掌握不熟練的知識點。
●?幫孩子制作PPT,參加高新區的講題比賽。
●?周末天氣降溫,沒有戶外運動。陪孩子去公司的seven11,采購平時愛吃的小零食。當做對她們的獎勵。
二、本周經驗總結
1?
事情雖多,但要忙而不亂
這周有的計劃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比如完成一篇投稿文章,小紅書更新2篇,都只完成了50%,現在來看還是太高估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了。
當然在做計劃的時候,就比較隨意,心里想做什么事情,就寫到本子上了。沒有衡量在多管齊下的情況下,是否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每一項事情。
在做事的過程中,沒有進行細致的拆分,做事還是喜歡拖延。大部分的寫稿任務留到周末,壓力比較大。但是我又不想一直壓縮我的娛樂休息時間,所以最終導致了,計劃雖好,但是達不到,完不成的情況。
介于目前的現狀考慮,一是不要盲目給自己定太高的目標,二是要挑出最重要的事情保證完成,三還是要克服拖延,提前進行。
總是想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更多的事情,這就很容易造成慌亂的情況,但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忙而不亂,努力平衡好生活的各種角色。
2?專注于當下,不糾結于未來
本周在弘丹老師的答疑分享中,一位小伙伴說自己是公務員身份,很擔心同事們看到自己寫作,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
老師說,“很多人都在過分擔心未來的事情,與其糾結于未來,不如把握好現在”。
現在我們才幾百、幾千的粉絲,就開始擔心被舉報、丟工作,其實是沒必要的,等到以后自己真的成為大V,再來擔心也不遲。再說了,如果真有那天到來,或許自己早就擁有了更多的主動權和選擇權。
網上有一個小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有人問一位禪師是如何用功的?禪師說:“吃飯的時候好好吃飯,睡覺的時候好好睡覺。”見他人不解,禪師又解釋到:“別人吃飯的時候有種種思量,吃飯的時候,有萬般妄想。”
其實,我們就是禪師口中的“別人”。
工作的時候想趕快完成工作,好去忙副業,帶娃的時候想趕快陪完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想去副業變現,又擔心工作受影響,這都是我們心有不專的表現。
正確的做法就是,把心安于當下,做好手頭上的每一件事,別胡思亂想。
只有用心去體驗,去感受,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
3?寫作不是為了上稿變現,而是活出卓越人生
很早以前我認為,寫作那是文科生的事情,出書更是作家的專利。
但是自從我走上了閱讀寫作的道路,遇到了很多的同頻小伙伴,我才逐漸發現,大多數人喜歡寫作,并不一是因為它會幫我們賺到大錢,成為作家,而是通過寫作可以直接與我們的內心對話,梳理自己繁雜不安的情緒,更加理智智慧地面對生活。
通過書寫,提升我們的心力,活出卓越富足的人生。
尤其現在的自媒體時代,人們想看的不是文縐縐、高大尚的真理,而是一些能引起共鳴,不燒腦、淺淺易懂的白話文。所以只要我們能清晰、合理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人人都可寫作。
不久前,我生活中的一個朋友,加入了我的社群,跟我們一起讀書寫作。短短兩周的時間, 她完整地看完了一本書,每天發給我至少100字的讀書心得。
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已經好久沒讀完一本書了,而且自己的情緒也更加平穩,以前回到家刷手機,現在看看書,還興致高昂地把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
我很欣喜這位朋友的改變,雖然能力尚欠,但我依然會把幫助他人、分享知識,做為我今后的行動準則之一。
而且我相信,只要發心是好的,自己也會跟著受益。
三、下一步改進計劃
1.小紅書更新沒有達到預期標準
還是有點完美主義,不想只堆量不求質量,但是最近事情確實比較多,踏不下心去做事。所以這是本周最不滿意的地方。
2. 準備投稿的文章沒有完成
最近一個月都沒有投稿,文字雖然輸出了不少,但都是心得分享類的,稍顯隨意。我認為只有用心打磨的文字,才能真的提升寫作能力。所以想要逼著自己保持肌肉慣性,但很可惜本周沒有完成。
3.下載了時間記錄軟件,但是沒有養成習慣
這周閱讀了《高效24小時》,作者在里面提到了記錄時間的重要性,于是下載了timer軟件,想要通過記錄時間尋找改善提升的地方。但本周記錄的并不好,下周再試驗一下。
以上,也正是下周的行動計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日拱一卒,在事上磨,在事上練,用心相信的事情一定會實現。
溪悅成長踐行群,期待更多熱愛讀書寫作的同頻好友加入!只有9元會費,無其他費用。
社群文化:溫情溫暖 相互賦能? 共同成長
社群活動:好書共讀,干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