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這個題目,就有了想寫的沖動。
十年后我做什么呢,也就是說我的十年規(guī)劃是什么?
首先我無法預知未來十年社會是什么樣的,人,都希望能趕上時代的潮流,立于潮頭之前,至少跟上時代。但是能做到的,往往是少數(shù)人。自己也只是大多數(shù)人中的一員。
我無法預知未來,但我知道自己內心想要的。中學時,總會被老師要求著,寫下一片作文,想象十年后的自己。那時,真是有無盡美好的夢想,青春年少,世界任我飛翔。回頭看來,夢想十之八九還是夢想,能成一、二項,也算是遵循自己的本性,被這世界善待了。所以呢,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人到中年,坐于書桌前,再次梳理自己的夢想,真的是已被生活分解地支離破碎。可還是想梳理一下,那么,是否說明夢想之心還在,還有溫度,還在跳動?
十年之后,對我來說,已是人生的一個華麗小結,這一生的果實基本展現(xiàn)。十年之后,子女應該已經成家立業(yè)。自己的經驗閱歷能力已在社會的錘煉中日臻成熟。
我希望那時的自己,身體健壯,心態(tài)安詳,頭腦清晰,思維敏捷;依然能把握時代脈搏,時時與社會同步,學習不輟,筆耕不輟,半百的年齡,青年的心情;十年后的自己,財富已經穩(wěn)定,財務可以自由。一生想做的事怡然在做,想去的地方有我的足跡。小院果樹下,有我的笑聲、跑步的身影、與友人的談論聲。社會中有我的貢獻,思維的,物質的。生命不息,貢獻不止。
為了十年后的自己,今天的我已經開始,讀書、寫作、早起、跑步、列計劃、執(zhí)行。我希望自己十年如一日,日日在路上,無論外界環(huán)境如何變遷,初心不改。十年后的自己,一定在如約迎接今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