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在電影院看完重映版的《大話西游之大圣娶親》后,我是抹著眼淚離場的。
老實說我不是星爺的粉絲(興許以后就是了),也不是《大話西游》系列的忠實觀眾,但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卻都在同一個地方被感動哭,仔細想想,這可能就是經典的魅力所在吧。
網易云音樂上有一條熱門評論:“白晶晶愛的是孫悟空,愛白晶晶的是至尊寶,紫霞愛的是至尊寶,愛紫霞的是孫悟空,你以為是同一個人,其實已經相隔500年”。時空交錯,橫亙在其中的卻是遺憾與癡念。
紫霞的愛情,浪漫熱烈,她這一生所愛的,也只有一個至尊寶。
我經常幻想,如果紫霞沒有在盤絲洞前遇見他,人生的走向又會是什么樣?
或許是繼續瀟灑闖蕩世間,與來自各方的妖怪神仙作對,或許是厭倦了凡人的柴米油鹽生活,返回天庭甘愿守在佛祖身邊做一粒燈芯。
總之,她都不會為了一只猴子,飛蛾撲火地結束一生。
而至尊寶的愛情,總是缺少一份果斷。
他是一個重情義的人,所以才會想盡辦法得到月光寶盒去救白晶晶。然而就是這樣沉重的情義,讓他忽視了對紫霞的感情。我相信一萬年的承諾,沒動心的人是無法說出的,只是他以為這只是個謊言,哪怕在夢中喊了紫霞的名字784次也不敢承認自己想娶的不是白晶晶。
直到他看到了那滴留在心底的淚,他終于不再掩飾內心的感情,也終于悟透了愛恨糾葛。
至尊寶帶上金箍的那一刻,他成為了孫悟空。孫悟空想要拯救的不只是紫霞,還有他的師傅唐僧,也有天下蒼生。頂天立地的孫悟空,在愛情與使命之間,還是選擇了后者。而紫霞也成為了唯一被放棄的人。
“我猜中了開頭,卻猜不著這結局。”蓋世英雄踏著七彩祥云來了,可惜他再也不是我的。而這之間的回憶,只有腳底的三顆痣記得。
其實《大話西游》想要表達的,遠遠不只有愛情那么簡單。看沒看懂也不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這種用喜劇來表達悲傷的電影,也會遠比直接的悲傷來的更刻骨銘心。
時隔22年,當初看這部電影的人應該已經有人生的歸宿,不再孤獨飄零了吧。只是當初陪你看這部電影的人,你是否還記得?
文章為佛城西雜貨鋪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