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無論是設計還是生活,工作,都會需要某些原則指導和判斷我們做的是否正確,尤其是事情的起始階段,建立一個清晰的方向。
原則在起始階段用于引導和布局,在過程中用于監督,在結果的時候用于審視和監測,貫穿整個流程。例如:如何恰當定義和設計出令人期待的產品?什么成就好的設計方案?如何做出這些決定?能夠將產品解決方案一般化?成就好的設計是否要求設計過程具有普遍性適用性?
一.設計價值
設計價值是控制行動的規則,通常基于核心信仰。
1.合乎倫理(有用和貼心)
主要包括兩大塊:
1). 不要造成傷害。
人際關系:缺乏尊嚴,侮辱他人,侵犯他人;(例如:emoji不同膚色的小人)
心理傷害:困惑,不舒服,煩躁,強迫性,無趣;
身體傷害:疼痛,受傷,殘疾,威脅,安全;(例如:交通工具)
經濟損失:減少利潤,降低生產力,失去財產;(尤其是理財股票類產品)
社交和社會:受剝削或不公平對待;
2). 要能夠改善環境。
主要包括:增進理解力;提升效率;促進溝通;降低設社會成本;促進平等;平衡文化的多樣性等。這款產品要有自身價值,實用且能改善當下某個痛點。
2.目標明確(有用和可用)
前面設計研究,人物模型,場景需求設定都離不開這個目標明確。但是真實開發產品階段,最后結果總和最初想法相差甚遠,不斷有新idea蹦出,頭腦風暴會產生更優方案。所以制定目標時,我們應該遵循三個主要原則。
1.充分理解放下目標;
2.了解目標的局限性,技術的水平和限制;
3.清楚產品的弱點和盲點;幫助設計師創造出彌補遺憾和錦上添花的作品。
3).實用(切實可行)
設計只有問世才有價值。一經創造,就要被人使用。一旦使用就要為用戶帶來好處。要學會靈活可變的,以及明確產品使用的界限。
4).優雅(高效,藝術性)
可解釋為:形式上的優美和婉約;科學上的精確和簡潔;
在目標和功能使用確認好后,就要關注最后一點視覺和感受。第一印象和操作體驗。主要原則有:
1.簡單,少視覺,少屏幕;
2.統一平衡,和諧;
3.順應調動用戶認知和情感。
二.設計原則
講述關于行為,形式與內容的普遍使用法則,促使產品行為支持用戶目標與需求,創建積極的用戶體驗。其核心秉承科技服務人類智慧和想象的理念。科技使用體驗應當根據人類的感知,認知與運動能力來創造。主要包括三大原則:
1):概念原則:用來界定產品定義,如何融入廣泛的使用環境。
2):行為原則:描述產品在一般環境與特殊環境中應有的行為。
3):界面原則:描述行為和信息有效的視覺傳達策略。
三.設計模式
模式總是在特定的場景下。當提出一個模式時,重要在于記錄方案應用情景的一個或多個具體案例,以及案例共有的特征,以及解決問題背后的方案理念。交互設計模式不僅要關注結構和元素,還要關注用戶活動動態和行為變化。
交互設計模式主要包括三大類型:
1):結構模式
如何合理的在屏幕上安排信息和功能元素,突出主次層級關系。讓人在界面上一目了然就看到最想展示的信息,以及蘊含不斷指引引導用戶完成當前任務;
2):行為模式
解決功能和數據元素的具體交互問題。
3):心理模式
設計師努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交互用語。
即使有眾多設計模式可供參考,但一個概括的風格是無法替代具體方案。因為模式永遠無法脫離應用背景簡單而機械地拼湊使用。每個方案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別,這一切主要根據場景來設定。
結語
綜上所述定義良好產品的行為基礎,主要包括三大塊:
設計原則:為實踐提供指導方針;
設計價值:為產品,服務,系統提供向導;
設計模式:針對具體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方案。
前期回顧:
第1章:《交互》1.產品設計開發是怎樣的過程
第2章:《交互》2.如何理順問題,搞清設計目標
第3章:《交互》3.如何建立有效的人物模型
第4章:《交互》4.如何構建場景和挖掘設計需求
第5章:《交互》5.如何呈現功能和定義框架
下章預告:講講數字產品的禮儀有哪些?
我是糕小糕,糕小糕,正在用思維導圖閱讀法,攻克經典書籍。希望整理的對你有用。
正所謂:書宜雜讀,業宜精鉆
你知道嗎,你的贊,會讓我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