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饒山
我們能夠看見萬事萬物,卻唯獨看不見自己。我們能看見別人的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的缺點。一雙眼睛,兩只耳朵,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看不見自己,也聽不見自己的心聲。那么我們該如何去看見自己,進而找到自我呢?
《舊唐書》里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為了看見自己美貌或帥氣的臉,聰明的人類,發明了鏡子,這很有創意,終于讓人看見了自己。但也只是看見外表,仍然看不見我們的內心。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別人的鏡子,正是在他人的眼中,我們看見了自己。因此,我們可以看看周圍的人,以他們為鏡子,來觀照自己。
但是我們要找正直善良的人做鏡子,不要找花言巧語,阿諛奉承的人為鏡子。那些人是魔鏡,不管你是什么樣子的,你在他那里看到的都是好的,美的。那些人只會奉承你,迷惑你,讓你失去自己,迷失在溫言暖語中,變得自高自大,自以為是。所以,要遠離魔鏡,靠近正直善良的人。通過他們,看見那個真實的自己。
你不知道的是,人時時被花言巧語包圍著,被糖衣炮彈攻擊者。讓人很容易陶醉,沉迷,進而迷失于無形之中,這太可怕了。所以,要多看幾個人,確定哪個是自己。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看書來遇見自己。進入書林,進入一個廣博的世界,跟古人圣賢對話,跟自己對話。這樣,認識到自己的淺陋,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讓自己的靈魂能夠走出來思考人生。
其實,看見自己,最重要的是通過自我覺知,覺知自己是誰?是哪位帥哥,美女,覺知自己在干什么勾當,又該去往哪里。
這就像靈魂出竅,你跳出肉體,在旁邊冷眼觀察自己。自我感悟,聆聽自己的心聲,最后在迷霧中發現自己。
通過他人的眼睛,我們看見了自己,通過讀書我們遇見了自己,通過自我覺知,我們終于找到了自己。
三十歲前,是發現自己的過程,我們離開家鄉,四處闖蕩,甚至走遍天涯海角,其實不僅僅是探索世界,也是在尋找我們自己。
看見自己的脆弱,我們更堅強了,看見自己的渺小,我們更謙卑了。
我們不僅要向前看還要相互看不僅好像外面的還要像內心里面看,不僅要看到,有點你要看到缺點。
只有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看見自己,找到自己,才能更好地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