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沸騰的時候,火焰掉入海中。原來記得就和遺忘一樣,是我們送給彼此的最好留念。
上邊那兩句話,是第七屆新概念作文里的一段,熟記了多年。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它就跳出來。有關情懷,無關主題。以下是正文。
我在湖南,農歷24是他們的小年,好像很隆重的樣子,晚上很多人在放煙花。如果你在家,應該也會看到很多美美的煙花。
那么如何拍煙花才比較好看呢?
相機還在路上,年底了,順豐也不夠給力。那么今晚就用手機拍,在湖邊散步的時候,恰好看到附近廣場上有一家人在放煙花,趕快跑過去無恥地蹭拍。
拍到一半的時候手機沒電自動關機。說說這四張的拍攝思路吧。
慢門和多重曝光
煙花為什么好看?
因為轉瞬即逝;
因為色彩斑斕;
因為它在運動。
明白了煙花的特性,制定拍攝方案就比較容易了。
轉瞬即逝,那就讓它多停留一會兒;
色彩斑斕,那就讓它以黑暗為背景;
它在運動,那就抓拍它的運動瞬間。
煙花一眨眼就不見了,手機拍照也是這樣啊,一按快門就拍完了。別忘了我們還有特殊模式:慢門。
慢門的原理就是記錄較長時間的物體運動,具體多長時間,就是你的快門速度。比如第一張圖,我用了一秒的快門速度,這個煙花大概也就是幾秒鐘的燃放時間,我抓住其中的一秒鐘記錄下來。
那我為什么選擇一秒鐘來拍攝這張照片呢?
1,時間緊迫,一會兒燃放完了可就沒了。
2,軟件(slow shutter)設置的快門速度沒有很細分,上一級快門速度是1/2秒,下一級是2秒。
3,如果我選擇再慢一點的快門,比如2秒,那就不會有煙花噴薄出來的形狀了,畫面會充滿火焰;如果選擇快一點的,比如1/2秒,那很有可能只有一兩個煙花的形狀噴出來,就不會像這樣的盛放。
這是第一張照片,有不懂的到留言區來問。
接下來的兩張都是多重曝光。
參數顯示的是21.71秒,這應該是把多張照片的快門時間疊加起來的。這里說一下為什么我不單純用慢門,而改用多重曝光了。
1,因為我不知道他們的活動范圍。如果這父子倆現在同一個地方朝同一個方向放很多個,那軌跡都是重復的,拍不出來斑斕。
2,如果用30秒或20秒的快門時間,那么畫面的曝光就會很亮,煙花就不能很好突出了。
3,選擇多重曝光,可以靈活掌握拍攝的時機,有新的軌跡的煙花出現的時候,按下快門就記錄了,沒有出現新的就可以不用拍;而且每一張照片都是曝光正常的,疊加到一起不會出現過曝的感覺。
具體操作是什么?
關鍵詞是慢門。這需要借助兩個工具,一個硬件,一個軟件。
拍煙花的時候沒有拍花絮圖,但是幾分鐘前拍湖面的時候有花絮圖。
這是小三腳架,用來固定相機。手機屏幕顯示的畫面是軟件【slow shutter】的界面。
慢門因為時間比較長,用手拿著手機難免會抖,所以需要三腳架來固定,這不用多解釋;
很多手機自帶的有慢門功能,那就不需要借助軟件;蘋果6沒有慢門功能,就借助這個軟件來拍攝。
找到合適的取景位置,構好圖,把三腳架固定,然后打開軟件,設置合適的快門速度,按下快門就可以了。
那么快門速度多少才合適呢?
這得根據你拍攝的主體的運動速度和你想要達到的效果來決定。如果想拍瞬間,那就快門時間短點,反之亦然。需要在拍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沒有具體參數。
說實話,也倉促,不是很好看,就發幾張兩年前用單反拍的吧。
看了上邊這些圖,可能你會發現,這些圖之間的區別在于:
1,拍攝的時機不同。有的是一束剛綻放,有的是兩束之間青黃不接,有的則是多束同時開花,所以拍出的效果不同。
2,快門速度不同。有的線條流暢,是因為快門時間較長。
3,煙花種類也不同。不同的煙花有不同的綻放效果,具體需要在時間過程中多摸索。
以上,就是拍攝煙花的方法。
總結:
手機拍煙花的主要方法是慢門,輔助方法是多重曝光,需要硬件和軟件兼備。
根據場景設置不同的快門速度,用三腳架固定手機,用慢門軟件實現較慢的快門速度,取景構圖即可拍攝。
最后加一句,可以適當加些陪體。比如房子,比如月亮,比如樹枝,你懂得。
不拍漂亮模特,只拍美好生活,我是朱子先生。
每天一個小知識點/小技巧,我的簡書任務就是培養出一批生活攝影家,想看更多美圖,想成為攝影大神,就來關注我吧。
朱子先生,中國圖庫認證簽約攝影師,荔枝微課認證講師,新浪簽約自媒體,簡書推薦作者,長年供稿于攝影專欄。
不過癮?戳這里!
拍攝技巧:只需這一個動作,你就能拍出大片!
微距攝影:二十塊錢的神器,教你拍出新世界!
表現形式:來,看先生用先生給你講故事。
神器推薦:成為大神,你竟然不用花一分錢!
觀念革新:想拍出意境?看先生重新定義留白!
后期技巧:一分鐘教你打造純黑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