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我前面文章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不談怎么背單詞,不談怎么學語法,也不怎么推薦材料,而是孜孜不倦、絮絮叨叨、甚至是啰啰嗦嗦地一直在宣揚要轉變理念、掌握方法論,要建立對英語習得理論的整體認知。
? ? ? 為什么我一直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我一向認為,掌握理念和方法論才是一門技藝的根本,明白了根本,理通法自明,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訓練的細節的意義,知道其中的合理因素和無效因素,甚至自己設計出合適的訓練方案。除此之外,建立英語的整體認知還有兩個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直接影響著能不能最終學好英語。
一、建立了整體認知,才能驅除固有觀念的錯誤影響。
固有觀念是強大的,甚至達到潛移默化不自覺的地步。要徹底革除固有觀念的影響事實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近期我開始學習讀書方法,其中有一個對我來說嶄新的觀點:讀書不只有一種方法,特別是很多書不能一頁一頁從頭開始順序閱讀。這個方法我很信服。然而,開始用的時候特別不適應這個方法,總覺得不從第一頁開始翻起就不舒服,就感覺少了點什么,看的時候也特別容易分神,坐立不安。后來我反思了為什么,結論是我固有的觀念在作祟。雖然在理智上,我明白了要怎么做,但固有的觀念已經潛移默化在我的大腦,逼迫著我的身體我的眼睛要從第一頁開始看起,不然就不舒服。這是原先的觀念被打破的一種不適應感。明白了這個之后,我告訴自己必須建立新觀念,努力克服這種不舒服感。最終,當慢慢適應了之后,我發現無論翻開哪本書都可以愉快和舒服地閱讀了,因為我建立了全新的閱讀觀念,同時讓我的身心都 適應了。
從經驗來說,很多人即使聽說二語習得這個理論,還經常在糾結“要不要背單詞啊”或者像“語法不重要,但什么時候學語法呢”這類想法。原因除了對二語習得理論的片面和淺層的理解外,更多的是固有觀念的影響。總覺得不學語法不背單詞不舒服,一遇到困惑和問題,又開始質疑這個方法對不對,患得患失。這是缺乏整體認知,難以擺脫固有觀念的反例。
所以為了打破固有觀念的桎梏,你必須先建立對新觀念的整體認知,逐漸代替原先的觀念,并讓身心慢慢去適應它。
二、建立整體認知,有助于增強確定感,幫助你更好地堅持。
生活中,我們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你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也不知道要走多遠走多久,那么你在行進的過程中,就會感覺非常的漫長,時間非常難熬。當你到過一次之后,下次再去的時候,明明實際路程和時間是差不多的,你就會明顯感覺到同樣的路程就沒那么難熬,感覺時間上也好像短了一樣。為什么呢?這實際就是確定的目的地以及可以確定的進度,給你心理帶來的確定感起的作用。建立整體認知就是這樣一種作用。如果你知道學會英語需要經歷幾個階段,需要有效輸入多少時間,那么對你來說,這就不是一個在心理上遙遙無期的事。去除這種不確定感,這將極大地減少學習過程中焦慮和不安,也將讓你增強確定感和信心,幫助你更好地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