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請回答1988》的小姐姐們一定懂我這個已經蹦噠到21歲的姑娘,隔三差五就得提溜出來重溫的這股子勁兒。
這是一部豆瓣高分神劇。
那時候稀里嘩啦看完第一集以后,我就覺著:撿到了寶。恨不得給編劇快遞一大包國產牌衛龍辣條。
我很喜歡,在心里晃蕩好久的話被別人款款講出來,這讓我有種欣慰的感動。
有了他人現成的話,我便有了底氣吧砸自己的嘴。
不然總怕現在的我,帶著不諳世事的刻薄對一切不上道的事物橫眉冷對。
以前,我把它定義為:過的通透?,F在想來無非是仗著年輕胡咧咧。
因為生性懶惰,所以提早給自己砌好了條條框框:合格的我就對它好,不合格的躲得遠遠的。
可怪就怪在,生活這種東西,維度好像特別多,我們并不可以照著1.2.3.4……幾個點點對號入座篩選合適的。
我在21歲的時候,慢慢的發現了自己的這個缺點。
認死理,且大行其道。
就比如,我前幾次可煩德善最后和阿澤在一塊兒這件事。
對于阿澤這種沒有煙火氣的乖乖男,我一直提不起嘴角。
因為日子如果過的那般寡淡如水真是負了光陰。
越是這樣想,就越是偏心正煥。
甚至就連最后阿澤提前趕到德善所在的電影院門口時,我都在屏幕外狠狠地畫圈圈:阿澤要是那天跑步跑的崴到腳多好。這樣,正煥就可以走到德善面前,說出藏了十幾年的“嘿,我是喜歡你的啊。傻瓜”然后德善綻開自己的嘴角,二人相擁,大結局。
看,這樣的結尾多美好。
可我一開始那么喜歡的編劇為何把德善寫給了阿澤。
繞了可多圈兒,我都沒能想清楚這個結局。
還是一瞬間的事兒,我覺得這個編劇真值得起我想要和她分享辣條的情誼。
也終于想說:阿澤,我喜歡你。
那些個條條框框,頃刻間土崩瓦解消失在他的治愈系笑容里。
這讓我眼前一亮,想不到撇掉原來的自己是這樣的讓人輕松,自在。
我想到了初中那會子我們班一男孩兒。
他,長得一副流行的皮囊。痞帥痞帥,成績中等,走路帶風,吐字利落……一溜優點。宏觀的舉個例子,就是偶像劇的男主,賤萌屬性。
他的前桌是我的舍友。那時候,還沒有流行提到以前的朋友就定義為“閨蜜”。
嗯,他的前桌就是我的好朋友。
想來,都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兒了。
我們經常一塊兒吃飯,初中那會兒時間緊。就十幾分鐘的吃飯時間,耳朵里填滿了她口中的他,他倆一天互懟了多少次,他踢了多少次她的凳子,扯了多少遍她的辮子甚至扔了多少次她的物理課本兒……
他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越來越鮮活。
的確,那個時候的女孩,雖說口中極力推脫,嚴重申明自己:討厭他,嫌棄他??删褪呛苷\實的空出本可以好好背化學方程式的時間和他斗嘴,然后大笑,然后就是喜歡吧。
那個時候,男生都是口不遮攔的年紀。
可以毫不留情的罵女生二,傻,呆,胖,黑,母夜叉甚至丑……可就是擋住了“我喜歡你”
我的好朋友,是個好學生。班里排名永遠前三,是個所有人口中的好孩子。大概同齡人中,女生比男生成熟的緣故吧。
她已經提早,堅定的確信了自己的喜歡。
可男孩一直調皮搗蛋,藏龍臥虎。
前后桌的日子就那么奇奇怪怪的過著。和所有故事一樣,畢業了就會變。
太稚嫩的喜歡,是不懂得爭取和確認的。
即便,高中仍然同學三年。女生做出的最大試探也是如此:
“昨天下雨,忘了帶傘。結果現在頭好暈,我的媽,誰來拯救我呀??!”
教室明明就他們倆,自然是說給他聽的。
“誰讓你不帶傘的,身為一個女生。連照顧自己的自覺都沒有。頭暈活該!”
這種回復,其實特情理之中??赡欠N心思下的“活該”足可以碾壓掉女生心里好不容易點起來的苗苗。
“他果真不是喜歡我的。我們真就是哥們,我是他兄弟。。。”
先和盤托出喜歡的一方,脆弱自卑。這點子狠話足夠幫她理清繾綣大半晚“喜歡還是不喜歡”的心事。
對話持續到了大學。
“喂,你干嘛呢?”
“忙”
“哦,那你忙吧。”
一個,兩個小時后。男孩把電話回過來了。
“喂,忙完啦?”
“嗯,我來確認下你是不是跳樓自殺,一命嗚呼……”
…………
其實,我的好朋友那天下午因為學校里一大攤爛事毀了心情,甚至和別人吵了架。心情指數down到了極點。
女生到了一定年紀,并不覺得和男生兄弟相稱足矣。日子過累,過煩時,真的很討厭這種答復。
就好像是在漫不經心的消費著彼此的好時光。
所以,她告訴我。
即便大學的柜子里裝滿了他送她的成人禮物,生日禮物甚至還有她故意撒嬌要他快遞過來的遮陽傘,防曬,瑞士卷兒,娃哈哈。
即便高中那會兒,搬宿舍,打水,上體育課,他都不打商量的幫她。
即便,我們這些一同走過來的朋友早已把他倆看成了一對,穩穩當當激不起我們一絲八卦心的一對。
可她還是決定了。
這個人,她再也不要喜歡了。
我忍住了沖動,回復到:支持萬歲??!可我曉得我是生生的咽回了:這大概也許可能就是因為男生不夠愛吧。
李大仁和陳又青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好像那個男生也達不到這個級別。
那就是不夠愛,是她一個人在獨白。
所以,德善還上學那會兒試探的問正煥你是不是喜歡我的時候。正煥沒有順著表白下去,就已經說明了結局。
等最后一刻,正煥決定找德善告白的時候,阿澤卻早已放棄了自己最重視的比賽一路跑過去德善的面前了。
正煥其實懂得了。
緣分是不會經常找來的
如果要用到緣分這個單詞
必須是偶爾
很偶然地出現的戲劇性的時刻
那才叫緣分
所以緣分的另一個名字是時機
如果今天
我沒有被那該死的紅綠燈攔住
那要命的紅燈
若幫我一次
我有可能就會命運般地站在她的面前
我的初戀一直都是被那該死的
被那該死的時機絆住了腳
被那該死的時機
但是緣分
還有時機
不是自動找上門的偶然
是帶著懇切的盼望做出的無數選擇
創造的奇跡般的瞬間
毫不遲疑的放棄和
當機立斷
弄出了時機
那家伙更懇切
我應該鼓起更大的勇氣
搞怪的不是紅綠燈
不是時機
而是我數不清的猶豫
《請回答1988》
猶豫?
正煥猶豫自己的喜歡還是猶豫要不要表白?
李大仁不想表白陳又青是因為害怕因為愛情失去了友情,所以不可能愛你。
而正煥是因為“猶豫。”
他發現了好兄弟阿澤也喜歡德善以后,就猶豫了。該死的,我為什么要心疼這個為了兄弟放棄心愛女孩的正煥。
編劇還是那個編劇,她該是最懂女孩心的知心姐姐。
正煥和阿澤的區別用下面幾張圖,可以很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