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遇到再煩惱的事情,也別忘記寫作。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羅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里說,如果一聽到一種與你相左的意見就發怒,這表明,你已經下意識地感覺到你那種看法沒有充分理由。如果某個人硬要說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說冰島位于赤道,如果某個人硬要說二加二等于五,你只會感到憐憫而不是憤怒。
很多風景,只有爬到了一定高度才會看到;很多道理只會在閱歷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珊珊來遲。此時,站在山腳下的人對你說我沒有看到你說的風景,你是心懷慈悲不語,亦或是憐憫?世界之大總是會遇到和自己思想不一樣的人,如果對方與你爭。是否真的有必要爭辯?東方的故事總是透著禪意,而西方的名言確是在闡述一個道理。除去琢磨不透的禪意,東方的故事還透著普渡眾生的慈悲心。
你可以選擇在遠處不停地跟周邊的人解釋你為什么這樣做,你也可以選擇什么也不講,往自己選擇好的方向走去。或許還有第三種選擇,不語。既不語你所看到的世界,對和你不一樣的思想也沉默不語。
佛陀總是對著他的信徒們微笑不語。在佛教的理論中,佛陀其實是宇宙間的證悟者,知曉宇宙間的一切。因為知曉,所以慈悲;因為慈悲,所以不語。
嘗試換個風格,終究失敗。看的書太少,腦子里的東西太少。今日一千字沒有寫到。淚奔~~~
說說最近的狀態,最近每天很固定的起床看書上班,總是很想去做自己的事情。于是開始讓自己每天寫下一千字,湊字也好,仿寫也好,總是要寫。
走在路上,會想如果讓我描寫一條長長的路,我會怎么描寫?莫言在他的《檀香刑》中把月亮描寫成一個潔白如脂的美女,如果是我,我該怎么去描寫?
TS老師不止一次跟我說,如果想成為一個好的作家,首先你要有如詩的情懷。